再论中国99坦克只能少量装备
坦克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和其它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坦克的研制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当时为了突破敌方由壕沟、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等组成的防御阵地,从那时起到现在,世界上已经建造了十几万辆坦克,成为各国军队的陆战主战武器。
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是现代坦克战斗力的三大要素。火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坦克的观瞄系统、火炮威力和弹药的威力。现代坦克一般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红外、微光、夜视、热成像等设备对目标进行观察、瞄准和射击。坦克炮可以发射穿甲、破甲、碎甲和榴弹等多种类型的炮弹,还可发射炮射导弹。目前中国军队现役最新的主战坦克为99式主战坦克。由于坦克是最新装备的,所以中国科技人员,可以参考世界上先进坦克发展经验,研制符合中国军队作战要求的主战坦克。
首先,从地域上看,中国国家版图从高寒地带到热带海洋气候,到青藏高原和最西部的西亚高原气候。如果要研制全部符合上述作战地区要求的战车,在重量和马力等方面很难有很多面面具到的地方。从59式,69式,80式和88式坦克的发展,我国也积累了丰富的坦克研制经验。研制40吨到50吨的中型坦克符合我军作战需要。有些人认为,目前我国内燃机的技术和火炮技术,足有发展重型坦克60吨级的技术基础。可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部队作战如果为重型坦克为主战装备,对道路桥梁,和后勤要求很高。比如在联邦德国为豹式坦克发展,专们修改了公路建设标准,所有公路桥梁,都要求能承重豹式坦克通过。这对公路要求非常高了,我国只是进年在三峡工程中配套的桥梁中,设计了能通过重型车辆桥梁,仅这一点,重型坦克对中国军队机动作战十分不利。重型坦克对后勤要求太高,美军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凭借绝对制空权,在坦克后方是庞大的后勤加油车队。可是这些镜头,美军宣传部门,没有及时让媒体拨出。第二次,海湾战争中,拉氏盲目相信空中优势,后勤补给车辆,在没有足够装甲部队保护下,在庸长的补给线上,被伊拉克民兵频繁袭击。前期大量伤亡,都是这些后勤部队被袭击造成的。而中型坦克对后勤油料消耗要小一些,也符合陆军小型化和轻型化发展方向。
其次,在坦克发展的方向上,唯重型化和巨炮化已经不是坦克发展主流,但是对某些国家和地区还是不错的选择。比如,以色列发展坦克时把人员生存能力放在首位,火力其次,机动放在最末。因为,对于以色列作战环境来说,国土狭小,人员匮乏。重型坦克对他们是不错选择,比如前置发动机,坦克成员舱还可以乘坐作战士兵。从数次局部战争中,外军军事专家,在进行数据库模拟后得出,坦克的机动能力提高和信息化提高后,其战场生存能力,比没有改装后,有了大幅提高50%-80%不等。相当于提高,原车装甲一倍以上。在现在军事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上,巨车重炮的历史已经基本上推出历史舞台上。大力发展,战车机动化,隐身化,装甲模块化和车辆信息化才是坦克发展必然方向。从重量上看,坦克装甲主要分布在炮塔前部,如果坦克发展成无人炮塔,其重量就有了大量下降,机动能力就大为提高。人员生存能力也有大幅提高,外军都在大量发展无人炮塔和两人制坦克试验车辆。美军陆军装甲研究中心和通用电气研制的两人坦克样车,重量只有40吨,火力和防护力达到M1相同水平。其战场自持力达到M1坦克2到3倍的时间。对后勤的补给压力大为下降。
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大量使用了轮式装甲车配合M1重型坦克,取得了不错的作战效果。在战略手段的实现上,美国的战略思维仍然强调技术决胜思想,而且,随着新军事变革的到来,这种思想被进一步强化。”它反映在作战指导思想上,就是将作战理论和作战方式都建立在优势的装备上。而且“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显示了技术上占优势的武器的长处。因此,许多军界领导人认为,其他任何优势均可丢掉,唯独技术优势不能丢掉”。“美国的军事战略靠的是它的技术上,特别是信息和航空航天技术上的领先地位……”美国防部相信:“一场军事革命将使信息优势变为现实,从而大大增强其军事能力。”虽然轮式装甲车还没有取代坦克,但是陆军轻型化和信息化却是不能阻挡的趋势。
在未来的战争中,我军必须具有,先敌发现,先敌攻击,才能在复杂的战场上,取得战争主动权。在我军的军事思想中,“前沿存在”应该成为我军军事战略思想重要组成部分。这对反恐战争和局部军事热点地区,我军应该积极出现前沿地带,积极主导国际合作。这对我军机动水平尤其是陆军机动要求提出更高要求。这对我军坦克发展,应该有很好的指导思想。
首先,我们要肯定99式坦克先进水平,但是现在战争都是合成作战实现的。陆军装甲轻型化和信息化,网络化,才能大幅提高战斗力。应该把,99式战车中发展的,成熟信息化装备,去大力改造我军原有坦克和大力发展轮式车辆才是中国陆军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