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购进SU-27战力水分很大
翻了一下601所2000年9月的飞机设计参考资料(总208期)战斗机先进技术文集(六)(这一期实际上可以看作是27的专辑,内容大致上是从俄文资料上翻译的,我想应该比较权威),发现里面有些数据跟市面上流传的数据是有区别的,有些是以前没注意过的,这些数据令我对su-27的某些能力产生了新的怀疑。
首先是导弹,在这本书里r-73最大发射距离20km,战斗部质量7kg(根据其他资料判断,实际上大概是7.4kg),威力有些不足,单发击毁概率只有0.6。目标指示角范围(我认为实际上就是可用的离轴角范围)正负45度。也就是说离轴角比很多媒体宣称的小,也比aim-9x小,而且战斗部的威力也显得不足,小筑那边的当头一砖兄认为8kg是装药量,战斗部重量为14.5kg,但是我查了不少书和网站资料,都说是7~8kg,他说是从军内手册上看到的,不过我猜想他看到的可能是战斗部舱段的重量,不至于战斗部重量保密到各方面的资料全都搞错。
r-27的射程跟公开宣传差别很大重达245kg的r-27t最大发射距离才32km,单发击毁概率0.7,目标指示角范围正负55度。增程的r-27et重达347kg,射程也仅有53而已!雷达制导的r,er的射程也不过是41和60多(忘了),并且重量还要大,实在是颇令人惊讶。r-77给出的是50。由于r-73的射程与一般公开的数据相当,所以我认为这些数据的出入恐怕不是因为测量标准不同,而是宣传的俄制中距弹的射程即使按照俄式标准仍有相当大的水分!
然后是头瞄,以前没注意到这个头瞄只能保正瞄准线速率20度/秒下测量瞄准线座标(不知道转头快了会出什么情况……),在位置变化剧烈的格斗中未必能发挥作用,而且还tmd要低头转一个旋钮才能用头瞄。
再就是以前有人说的用红外系统发射中距弹,或者用该系统对付隐身飞机的问题。但是这个174kg重的ols-27系统,对歼击机类目标的前半球作用距离仅有15km(后半球50),激光测距仪作用距离(对空)才3km。激光测距仪恐怕连计算r-73的发射包线都做不到,即便r-73没有测速测距也能对一定距离的目标射击,r-27恐怕就不行了吧。至于隐身飞机,只要不傻到拿屁股去对着su-27,基本上ols-27会对它视而不见。我不清楚opes-30之类的东西具体效果如何,不过估计irst的前半球视距要提高很多只怕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