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见中国已经装备的俄“暴风雪”速鱼雷真面目
自俄土战争(1877~1878年)中俄国海军首次使用鱼雷击沉6艘土耳其军舰起到二战结束时,世界上航速最高、射程最远的鱼雷当属日本海军的93式氧气鱼雷。这是一种直径61厘米的大型鱼雷,以最大航速50节航行时,最大射程达20000米;以36节的航速航行时,最大射程达40000米。现今服役的鱼雷中,航速最高的是美国海军的Mk50鱼雷,达到60~70节。
然而,令人惊诧的是,1995年和1999年的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览会上,俄罗斯相继展出了“暴风雪”鱼雷的示意图和照片,据说航速高达200节。这是一种超出常识的超高速鱼雷,利用的就是“空化”现象,它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种超级空化武器。
什么是超级空化武器呢?这还得从“空化”现象谈起。“空化”(cavitation)现象,也称“空穴”现象。当物体在水中高速运动时,在固体和液体的交界面上,压力会大大降低,有时甚至会产生接近真空的负压,此时,即使是常温下,局部的水也会沸腾,形成低压的微小气泡(在0.02个大气压下,20℃的水就会沸腾)。在周围水压的作用下,这些气泡急剧崩溃,并伴生强大的冲击波。这便是‘空化‘现象。船舶设计师们发现,空化和水深有密切关系,水越深,越难以产生空化现象。潜艇的潜航深度和螺旋桨的转速如调解得当,则螺旋桨背面生成的空化气泡便非常小,在水压的作用下很快溃灭,危害度减小。如果利用喷嘴在适当位置向空泡部位注入空气或燃气,则空泡的负压将变为正压,形成一个较大型的筒状空洞,包围着鱼雷。这种现象就叫做“超级空化”现象。

“暴风雪”鱼雷就是利用火箭发动机在鱼雷头部生成大量的气泡空穴,使得鱼雷完全被空穴包围,水的阻力大大减小,从而达到极高的航速。也就是说,雷体不和水直接接触,自然水的阻力也就微乎其微。鱼雷高速航行的障碍就这样巧妙地被化解了。
产生超级空化现象的部件是空化发生器。但是,在什么部位产生多大密度、多大尺度、多大压力的气泡,这可是机密中的机密。
下图为暴风雪鱼雷空化发生器的喷头

俄罗斯的“暴风雪”超高速鱼雷的庐山真面目吧!
“暴风雪”重为2.7吨,直径533毫米,长度8.2米,由普通的鱼雷发射管发射,水中航速为100米/秒(约200节),有效射程为6-12千米。它可以在400米的水深处攻击以50节航速航行的潜艇,具有极大的破坏力。“暴风雪”鱼雷的原理剖视图如上图所示。在鱼雷后部中心轴上的主火箭发动机周围有8个小型火箭发动机的喷嘴,对8个小型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和其中的2个或4个火箭的位置,可以实施推力矢且控制。鱼雷壳体侧面伸出的8个折叠式制动臂,可以只伸出其中几个,以控制鱼雷的航行方向。超级空化现象,引起军事家的广泛兴趣。美国也好,俄罗斯也罢都对利用超级空化原理发展新型水中弹道导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美国在1997年完成了一项惊人的试验。他们将超级空代弹在水中发射,瞬间达到超过水中音速的1549米/秒的极高速度(在水温10℃,水深1米时,音速为1495米/秒)!这一速度如换算成时速则为5576千米/小时(3011节)!
果真如此那么,就可以利用潜艇来水平发射带核弹头的水中超音速弹道导弹。导弹在水下“空穴”中超高速“飞翔”,快速到达敌岸后,神不知鬼不觉地钻出水面升到空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击敌方的沿海大城市或海军基地,给敌方以致命的打击。由于它出现的突然性,连庞大的NMD系统也形同虚设;奈何不了它。
据未经证实的消息说,装于“阿库拉‘级s级攻击型核潜艇乃至“库尔斯克”核潜艇上的“暴风雪”鱼雷,可以装核弹头。另据外刊报道,装常规弹头的“暴风雪”鱼雷,已有少景出口到法国、伊朗和亚洲某国。由此可以判断,超级空化鱼雷已经达到实战应用阶为美国急起直追在超级空化武器的研究上,美国比苏联落后了半步。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人急起直追,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超级空化鱼雷研制出的样机在外观上和俄罗斯的“暴风雪”鱼雷很相像,但各部机件全是美国新研制的。喷嘴的顶部装有能控制纵摇和横摇的空化发生器,对传感器、控制系统、推进系统都进行了精心的研究和设计,使部件的性能得到优化。火箭喷嘴的附近有4个能变换推力的叶片,来实施推力矢量控制。开始苏联的这种蛋体由于只会直走。

所以,美国研究又改进了很多,如控制舵(说百了就是翅膀,类似SU-27的减速版),还有矢量喷嘴(就是会自己向个个方向转动的喷嘴,加几个控制臂而已),还有什么多喷嘴,(就是造成推理不平等,导致向左右偏转)很多功能加一起!转弯速度就快很多!所谓的空气化喷头可能就是电离水的作用而已,变成H和02。要不就是超声波气泡发生器,这个很常见,问问亚嘟加湿器公司就可以了,记得它们有3种方法让水产生气体,有超声波,还有俩,一个好象是什么化学方法,还有一个是什么物理法,忘了!
部分原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