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失望”的美国决心要给中国一个深重教训
华盛顿决策层对“美国超级代表团”参与中美经济战略对话的对话结果,
既:北京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速度”的问题上(注意,并不是特指人民币“汇率水平”问题),特别是在资本市场开放问题上的立场,丝毫不作原则让步,这令华盛顿“非常失望”却又“无可奈何”。
与此同时,不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甚至欧洲主要国家,都没有因为美国被伊拉克“拖着”、被两核问题“顶着”而稍有松懈、更没有因彼此间的战略矛盾、而在“总体上”放松战略合作、特别是经济层面的战略合作。
“泰国金融震荡”的深层原因、在于华盛顿想在“不让步”的北京身边“烧上一把火”
此次“泰国金融震荡”的表面原因,是泰国金融管理层采用了泰国自1997年金融风暴以来“最严厉的资金管制措施”,即:自19日起,泰国的金融机构必须把新汇入外币的30%上交央行作为特别准备金,为期1年。到期后央行归还本金但没有利息。
用于货物与服务贸易的资金及泰国居民海外汇回的外币除外。未满1年就提前取款的,特别准备金的1/3即相当于总金额的10%,将被当作特别税费上缴。
这是什么意思?打个比方说:就是一个海外投资人汇入资金、并用外币兑换泰铢后,他只能拿其中70%投资泰国金融市场,其余的30%将被泰国银行“无偿扣留”,在存满1年以后才能取回;如果此人一定要提前支取,那么,这笔被扣款项的1/3,也就是当初汇入泰国总金额的“一成”,将“认捐”给泰国国库。
但是,根据我们的观察,此次“泰国金融震荡”的深层原因,在于华盛顿决策者决心从“美国三大武器库”中,拿出曾经威力巨大、且迄今光环犹在的“金融(美元)”武器,在北京趁美国“另两大武器(一度所向披靡的美国自由民主价值观,曾经无所不能的美军)”在伊拉克的沙漠中悉数“折戟沉沙”之机,借着“中欧俄”在中东、伊核问题上的“共同利益”的掩护下,沿泛亚铁路的“四条路线图”,正在东南亚、南亚、东北亚、非洲、南美洲等各个方向,与“所有愿意”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国家一起布局经济、共谋发展的时候,瞄着中国的经济调控能力,尝试着要在“不让步”的北京身边“烧上一把火”,其意图至少有二:
一旦泰国经济遭受重创,泰铢、东南亚货币与人民币、日元之间的汇率问题就“凸现出来”
第一,一旦成功,随着泰铢持续的飙升,泰国经济、特别是出口经济必将遭受重创。如此一来,对泰国军事政变一直耿耿于怀的华盛顿,一直想回国东山再起、且国内仍然有众多支持者的他信,就可以一起在泰国借机翻盘、从而将泰国业已向中国方向“更加倾斜”的对外政策,向美国方向回拨一点儿。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一旦泰国经济、特别是出口经济因泰铢高企而遭受重创,那么,泰铢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问题就“凸现出来”,就由先前的“不是问题”、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个“大问题”。
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2005年泰国外贸总额达到2500亿,今年有望达到2700亿美元(据泰国海关厅统计,泰国2006年上半年对外贸易总额达1231亿美元)。
值得强调的是,尽管而且泰国的前三大出口国分别为美国、日本、中国,前三大进口国分别为日本、中国、美国,但是,泰国与这三个国家的外贸额约为500亿美元,其他外贸对象主要是东盟国家,也就是说,今年大约2000亿美元的商品“进出口”,在东盟经济体内循环。显然,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对东盟国家而言,这不是个小数字。
显然,一旦泰国经济受到重创,那么,这种重创将因泰国经济的波动、立刻就扩散到整个东盟。
就目前而言,在美元近几个月来急贬,泰铢兑美元急升,但人民币兑美元、日元兑美元却“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泰铢兑人民币、日元的币值都大大拉高了。
如此一来,作为与中国经济联系紧密的东南亚大国,泰铢与人民币、日元之间的汇率问题就会立刻“凸现出来”,东南亚国家货币与人民币、日元之间的汇率、就会由先前的“不是问题”、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个“大问题”。
用“金融武器”给中国一个实实在在的教训,这才是事件的真实起因
到时候,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特别是要求中国加快外汇形成机制改革的国家,就不仅仅是美国、英国了,刚刚在南宁参加中国东盟峰会的东盟领导人,也会在“维持东盟经济稳定”的角度上,同生这份心思,要求中国考虑加快汇率机制问题的。
在这种情况下,力推“10+1”的中国决策层,又当如何决策?能象对待华盛顿那样,一口回绝吗?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如果北京就这样简单的话,那么,刚刚在南宁举行的、旨在加快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国东盟峰会、恐怕就真的“白开了”。
显然,就一句话,一旦美英资本在泰国玩的这一手成功的话,那么,可以“板着脸”公开训斥美国超级代表团“对中国了解不多,误解不少”的中国领导人,在如何同时做到即能维护人民币“有序升值”,又能维护区域经济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继续凝聚东亚国家的向心力,恐怕还真有点儿“棘手”。
由此可见,“有人”想借泰国金融震荡、打击泰国经济,并将“打击”传递给东盟,不仅可以影响中国的经济布局,更可以让中国面对东盟、东亚国家的压力,从而用“金融武器”给中国一个实实在在的教训,最好将“刚刚有点儿起色的”10+1,10+3、直至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给带进沟里”,这才是事件的真实起因。
泰国金融管理层果断动用了“非市场手段”,美英资本立刻没有了章法
好在泰国金融管理层果断动用了“非市场手段”,让制定国际金融规则、将国际金融市场这套游戏玩得烂熟的美英资本,立刻没有了章法。从美英两家主流媒体同时攻击中国、同时使用了将泰国此次金融动荡与人民币汇率联系起来的攻击中国之手法来看,我们的感觉就是,这显然是早就“约了稿的”。
另从泰国官方、媒体无一提到中国人民币的影响的情况来看,从泰国金融管理层冷静的手法来看、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冷静态度来看,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对这次“泰国金融震荡”的实质是有清醒认识的、凭着《清迈协议》,对泰国政府的“非市场手段”是持支持与配合态度的,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这应该是泰国安然度过此劫的主要原因。
显然,我们认为,看来华盛顿一向挥洒自如的金融武器,在东亚国家合作日紧的新形势下,也已经不象过去那般好用了。由此可见,华盛顿不仅没能让中国得到一个实实在在的教训,反而让自己得到了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