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入正轨的中国空军发展之路
经过十余年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我国的军事变革基本上走上了一条正规之路,而空军部队的发展之路更是明显,已经渐入正轨。空军的发展之路基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装备建设与发展;二是作战思想的发展;三是附属设施的发展。
空军装备建设的现代化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苏27的引进开始的。海湾战争将我们从冷战时期的大打早打思想从梦里拉到了现实中,海湾战争中西方先进战机所表现出的强大战斗力让我军更加明白了先进装备的重要性,而海湾战争双方形成鲜明对比的双方防空武器效能也让我们对国家的防空系统有了进一步有客观认识与理解。在台海危机的作用下,我们不得不将手伸向了北方那匹瘦骆驼。苏27系统列战机的引进、紧接着是S300系列防空导弹以及保护S300的道尔等让我们国家的空军装备有了质的提高,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随着对苏27战机技术的吸收消化和国内各方面工业水平的提高,我们空军装备建设基本上走上了改进老一代、引进新一代,生产成熟一代和研制下一代的“四个一之路”。首先是改进老一代,我国装备有大量的老式飞机、防空导弹及高炮等空军武器装备,对其进行信息化改造,以满足短时间内的战备需求,如对红旗2型防空导弹进行电子升级、对轰六加装新的电子设备和配备新的导弹武器、为战斗力更换新的雷达等电子设备等。引进新一代武器装备最早的便是对苏27这种典型的3代战机的引进,由于我们在短时间内不能研制生产出同世界水平来说先进的武器装备,我们只能靠引进成品和技术来满足战备需求以及吸收其技术。大规模生产成熟一代武器装备,这一点我不必强调,新型的歼七、飞豹及多级别的教练机等新生产的装备都是成熟技术。研制下一代,这一点我不多说,大家都明白。
空军作战思想的更新使得我们的空军部队可以在未来战争中担起更为重要的作用和发挥出更强大的作战效能。我国空军在传统意义上空军内部各兵种的职能是分开的、相对独立的,如歼击机部队只管制空权,算是各施其职。但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兴起,军兵种的独立作战任务现象将逐渐消失,作战方式及任务分配将不再是根本部队本身决定的,而是由作战任务决定的,只要能完成任务各兵种使用联合作战、协同作战等等各种作战方式只要能完成任务就行。并且空军的作战任务将进一步空地、空海一体化,对海攻击、对地攻击甚至未来的对天攻击将都在空军的作战任务范围之内。对地攻击战术上,我国空军从新飞豹的入役形成战斗力的那一刻开始也进入了精确打击时代,轰六这些老式的轰炸机也随着新一轮的对地战术攻击导弹的服役重现了新生。
附属设施的发展包括空军基本化建设和空军后勤保障建设。我国在三代机成为主力之前由于战机的作战半径有限,所以我国建设了特别多的机场,有的只有一条起飞跑道和简单的加油设备,但这种配置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了:一是现代战机的作战半径基本都在以前战机的一倍以上,作战面积是以前战机的4倍以上,所以我们有条件减少机场数量;二是现代战机的保障要求远比二代战机及一代战机高得多,属典型的高技术兵种,部署分散的战机完好率无法保障,如果要保障战机的使用就得加大后勤保障力量,这对于空军的建设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三是由于现代战争的全维多兵种饱合火力打击将不再有什么难度,所以有将分散的有限的防空力量集中起来使用,将几个分散的机场合并成一个空军基地将有效地提高空军部队的作战能力和战时生存能力,还将进一步减化空军后勤保障,我国日前较大的空军基地有报道的安徽芜湖空军基地算是一个。
总的来说,我国空军随着新军事变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各项软硬件设备的完善,空军的发展算是基本走上了正轨,让我们欺待着我们军队美好的明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