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英语标识纠错开始
新华社北京电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以及越来越频繁的国际交流活动,中国翻译协会与相关单位合作,于9月30日国际翻译日前夕推出了“完善城市公示语翻译”的公益活动。
中国翻译协会首批选定了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深圳、青岛和桂林等城市作为试点,重点对当地的旅游景点、机场、车站、街道、商店和机构等公共场所的英文标识进行调查,发现问题并组织专家提出初步的翻译方案,确定参照性标准翻译文本,以改善各地公共场所英文标识使用不规范的状况。
中国翻译协会会长刘习良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领域对外开放取得了众所周知的成就,翻译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一些涉外出版物、对外宣传品、商品广告、各地旅游点介绍、商店招牌、街道名称等公示语的译文中还存在着相当严重的质量问题,错译、语法不通、拼写错误、违反习惯说法,比比皆是,甚至有些译法在国外公众中传为笑谈。
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情况也不容乐观。这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极不相称。为此,他呼吁有关部门应更加重视对外宣传中的翻译工作,加强外宣干部的外语培训和翻译学术研讨,尽快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翻译队伍。
刘习良说:“随着国力日益增强,我国已经和即将举办越来越多的重大国际性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大力提高翻译水平,不断规范和完善城市公示语的翻译,这是一项亟待完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