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被忽悠 列举旧车交易四大雷区
作者:小致来源:齐鲁晚报
日期:2006-6-30 11:19:00编辑:tangjj
【正文】
赵本山在小品《卖车》中把范伟“忽悠”瘸了。
您也许想不到,不少旧车贩子的“道行”绝不输于“赵大忽悠”,车主们由于缺乏经验和警惕性,在交易时多花冤枉钱甚至买来事故车或“黑车”的案例不在少数。以下是旧车交易时常见的几大“雷区”,消费者不得不防。
雷区一:卖车不过户违章全兜着
王先生要卖一辆宝来,找到一个非旧车经纪人员,对方开价10万元,由于超过心理价位,就把车卖给了他,此后半年时间过去了,一直没有过户。王先生有些担心,打电话找到那个人,他却说车已经转手了。王先生上网一查,发现自出手以来,该车增加了多起违章记录,而且这些罚款都是要车主来承担的。
专家支招:这个例子是典型的只图价钱合适,却没有过户,给自己找麻烦。可以看出,如果确实需要和个人进行交易,交易后要立刻办理过户,并在车管所把行驶证、机动车登记证变更(还包括购置税、养路费的变更),而且应全程跟随办理,这是对自己权益的最大维护。
雷区二:高开低走趁机压价
方先生到旧车经纪公司咨询卖车价格,经纪公司草草看了一下车子,开价8万元,比其他地方高出不少,让方先生颇为满意。没想到正式交易时,对方却派出一位自称是专业评估师的人,对方先生的车子横挑鼻子竖挑眼,最后给出的价格只有7万冒头。
专家支招: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手车交易上也是这个道理。大部分车主卖车前,都应该先通过专业人士给个评估价,卖车时也好心里有数。
雷区三:宰的就是熟人
李小姐开着车到处找人咨询,问这车5万元买值不值,原来是别人要卖给她这个价,她心里没底。被她询问的人也很难做,说不值吧,回去她跟朋友一讲,再讨价还价,肯定要伤面子。其实许多人一看那车就值个3万元,李小姐如果买进的话肯定要挨宰。
专家支招:有些卖家专宰熟人朋友,是利用了熟人朋友抹不开情面的弱点。虽说“熟人之间好办事”,可是牵涉到经济利益时,双方一定要“亲兄弟明算账”。无论价格怎样,车况一定要看准了,有无事故、机械故障等,都要说清楚,以免留下“后遗症”。
雷区四:出租车当家用车卖
徐先生以15万元的价格买下了一辆凌志400的二手车,但当他去验车时,被告知这辆车只能开3天。原来,这辆车原本是一家租赁公司的经营性车辆,后来退了牌,接着又上了鲁A号牌。按照规定,经营性车辆的使用年限是6年,而非经营性车辆的使用年限是15年。通过这样的掉包,就给消费者设下了一个防不胜防的“陷阱”。
专家支招:现在的出租车不仅仅是夏利、富康和桑塔纳,帕萨特、新雅阁、索纳塔及MAZDA6也都可能是出租车,所以买二手车一定要弄清楚自己买的这辆车此前是做什么的。还要和经纪人了解汽车是出租车、租赁车、公车还是私车,因为不同的车折旧率是不一样的。里程数有时候也能帮助你看清不同用途的车辆,比如,一台2000年的捷达,3年下来出租车至少要跑30万~40万公里;租赁车大约要跑15万~18万公里;公车在20万公里左右;而私车跑就较少,3年最多也就跑10万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