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动画基地吸引资金2亿多外企争相入驻(二)
“六大平台”构筑后发优势
动漫产业化的通衢大道上,常州不是独行者。放眼四望,有北京、上海、大连、杭州等强劲对手,既是竞争更是竞合。政策的比较优势最终会弱化,百鸟朝凤,如何不唱“同一首歌”,创出龙城特色?
依靠建设中的“六大平台”,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连施重拳。一是组建国际交流平台,为入驻企业打造了三条通往国际市场的通道:长期举办“中国国际(常州)动漫艺术周”;与韩国江原情报影像振兴院合作,每年一次免费参加韩国“春川动漫节”;与美国迪斯尼公司合作,联合举办中华民族原创动画产品创意征集展。同时与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西班牙等境外企业达成合作生产动画产品的意向,力促入驻企业整体走向国际市场。
二是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在全国具有较强集聚效应的动画后期制作基地。今年基地将配备2000余万元的设备,入驻企业能以低于市场50%-80%的价格租用,减轻了企业的投资成本、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是以ICIC剧本中心为载体,构建动画剧本制作平台,集聚全国优秀剧本创作专家,形成全国较大的动画剧本创作输出中心。
四是以常州大学城为依托,引进国内外品牌院校,构建人才培育平台,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人才培育中心。目前全市有12所院校相继开办了动画相关专业,每年能输送上千名专业人才。
五是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投资动画产业的积极性,建设8万平方米的卡通数码娱乐城,打造具有一定规模的动画产品及其相关衍生产品交易平台。目前保纳广场、远东股份等已成立动漫主题园区,红星美凯龙等明确表示组建动画公司。
六是成立产品评估咨询平台。专门聘请全国40位动漫、网络游戏专家,组建了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基地申请立项的项目,从题材规划、形象开发、市场分析进行全方位评估。对潜力项目,基地积极扶持,争取早日上马;对专家建议暂缓的项目,基地及时提醒企业,避免投资失误。
“基地这种全方位的服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孵化器。”已入驻基地的北京三浦灵狐动漫产业联合机构董事长陈功了表示,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分别与印度塔瓦公司、南京顺亚公司签订了上千万元的合作协议。
创意旋动产业魔方
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资金和区位的比拼并非最重要,一项知识、一个创意更有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从这层意义上说,本属于创意产业范畴的动漫产业,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仅能拉动文化、旅游、电子、轻纺等产业的发展和升级,还能刷新城市名片,提升国际知名度。
另一个共识是,新一轮发展中资源有限、创意无限,恐龙园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紧紧围绕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常州高端切入动漫产业,将之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其发展思路是,顺应国际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趋势,着力强化原创卡通形象品牌的塑造、原创漫画能力的提高、动漫龙头企业的培育、卡通形象品牌衍生产品的开发、动漫市场的培育和人才队伍建设等,立足国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中期目标是经过3-5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以塑造卡通品牌为重点,带动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玩具、文具、服装、食品、游戏等相关产业,逐步实现动漫产业的全面繁荣。
“今明两年是常州动漫产业的关键期、定型期。”基地管理中心主任蒋献国表示,目前基地正全力吸引原创、核心技术及相关企业的入驻,率先引进产业前沿技术,并培育吸引顶级原创人才,力争形成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原创人才高地。同时逐步引进世界先进制作技术和设备,建立和完善原创、配套、试验、生产、转化、销售全程服务规模,为产业各环节顺畅运行创造条件。
创意先行,“龙城动漫”的赢利新模式正浮出水面。如松树顶卡通文化传播公司正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发手机动画、天影永乐动画有限公司完成国内首部以牵线木偶形式表现的动画片、苹果人动画有限公司完成《郑和下西洋》这部民族题材的大片,均引来国内外一片叫好声和各路资本。在衍生产品环节上,三浦灵狐动漫产业公司开发出几百个动漫产品,涵盖玩具、文具、服装、食品等,和多家常州制造企业形成互动,产品即将推向市场。“你看,全国排名前十位的卡通玩具制造企业,就有3家在常州,产业联动的空间有多大。”蒋献国说。
发展远景规划已跃然纸上。我市将在西太湖生态城建设2平方公里的动画影视产业基地,将由动画研发制造加工区、动画产品展示交易区、衍生产品开发区、动画人才培训区、影视摄制区等10个区域组成,充分体现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从而南北呼应,形成以品牌和人才为龙头的完整动画产业链。
动漫产业的魔方已经转动,一个真正的“动画名城”正在孕育中!
信息来源:常州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