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卖相碧绿 行家:硫酸铜液让粽叶"返老还童"
化学药品硫酸铜和裹粽子用的粽叶原本浑身不搭界,然而不断有业内知情者揭发,如今不少食品加工厂商却偏偏“恋”上了硫酸铜,他们在裹工粽子前,将粽叶长时间在硫酸铜或氯化铜、工业碱等液体化工原料中浸泡。
这样做,是为了让粽叶显得碧绿生青有“卖相”。今年端午节,阳历为5月31日,那个时候新鲜粽叶一般刚刚开始采摘,而三、四月就已竞相上市抢鲜头的各种花色粽子,几乎都只能用风干粽叶裹制,不可能用上新鲜的绿色粽叶。用上述化学药品溶液浸泡后的风干粽叶,能使皮色返青。靠化学手段人为“回黄转绿”的
“硫酸铜粽叶”“氯化铜粽叶”,在业内几乎已是公开的秘密。
据国家轻工食品检测中心等部门的行家告知,工业用硫酸铜等化工原料几乎都含有砷、铅、汞等重金属元素,食用后会给人体造成极大损伤,严重时会导致肾脏功能衰竭。这种人为的粽叶染色加工,很容易使这些附着在粽叶上的“绿色”化学物质渗透到粽子中去,损害食用者的健康。
行家指出,粽子要经过高温蒸煮,故粽叶的颜色绝不可能保持鲜绿色。越“绿”色的粽子,越要敬而远之。
信息来源:上海热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