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上海产业梯度转移黄金期
“到上海招商去!”成了众多长三角欠发达地区的一致选择。目前,上海正处于产业结构大调整、大转移的历史时期。日前召开的上海市工业区工作会议传来的数据显示,计划在五年内淘汰、调整3000到4000家劣势企业。
对于很多欠发达地区来说,这是一个利好消息。他们希望能在上海产业梯度转移中分得一杯羹。
到上海招商,是位于苏北的连云港市委书记王建华在该市招商引资工作中一再强调的事情。2005年初,连云港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产业转移对接工作小组。而盐城、淮安、徐州等在内的其他苏北城市,浙江的湖州、衢州等地,也在热望上海。
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旗下的10多个纺织企业正陆续迁入苏北的大丰。“大丰上海纺织产业园区”总体规划1900亩,一期工程实施后年产值预计10亿元。这是上海纺织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产业转移,也是江苏省内迄今为止承接的最大规模的一次产业转移。
“在这次上海产业合作备选基地的申报活动中,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众多经济开发区要求参加的特别多。”上海市经委人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自安徽提出“无缝接轨长三角”的发展战略之后,从省政府到下面各级政府,都制定出了详细的招商引资的计划,主攻对象就是上海。
但是,产业转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上海市社科院一位专家认为,包括纺织业在内,上海最近几年转移出去的产业,大多是被上海淘汰的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的产业,甚至有些是高度污染的产业。
“这是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上海市经委人士坦言,上海产业梯度转移对于上海形成“龙头”地位意义重大。
而对于上述产业,“我们还会主动走出去为它们寻找出路。”他透露,为促进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梯度转移,上海市经委还专门成立一个“上海产业合作促进中心”。这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就是推进上海产业转移,在各地为即将转移出去的产业建立产业合作基地。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专家表示,上海应该摒弃过去那种把三高(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两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一密集(劳动密集)等传统行业往落后地区大搬行的狭隘的转移观念,采取全方位的产业梯度转移战略。
他认为,上海工业领域中的创新产业、成长产业、成熟产业和衰退产业都面临产业转移的问题,尤以后三类产业为主。对于成长产业和成熟产业中的成长行业和产品,应实施扩张式转移战略;对于大部分成熟产业和绝大部分衰退产业,应实施转出式转移战略。
“在产业转移的区位上,应根据不同地区所处的不同经济梯度,选择不同的转移时间和转移方式。”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