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底特律失守 “亚洲风”正猛刮
亚洲军团正无情地对底特律进行打击。日本丰田预计即将超过通用汽车成为全球第一;韩国现代正成为质量可靠的代名词;中国厂商也跃跃欲试。2005年,在遭受卡特里娜飓风侵袭的同时,美国正遭受另一股风暴的打击。
1957年,一辆轮毂镀铬、鳍状尾翼的丰田皇冠轿车首次出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一个小经销店。这辆并不起眼的轿车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注意。对于美国人来说,还是头一次见到来自日本的汽车,而丰田这个名字更是闻所未闻。当年丰田的这款轿车在美国仅仅销售了287辆。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个第一个勇于在美国吃螃蟹的日本汽车公司早已是今非昔比。
2005年,丰田汽车公司在全球销售达到809万辆,虽然从数量上来说,比起通用汽车公司的920万辆差了不少,但丰田汽车公司的利润率达到9%,通用汽车仅为3%。两者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2006年初,丰田公司再次与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通用汽车一争高低。它宣布本年度把其全球销量提高到906万辆。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通用汽车公司的预计生产目标,从而将使丰田取代通用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亚洲厂商风头正劲
当美国的"三大"还在为守住原有的市场份额苦苦挣扎时,亚洲汽车厂商正逐渐成为国际汽车市场的主导。亚洲厂商摸准了消费者对节油型轿车的嗜好,逐步蚕食其美国对手丢失的市场份额。而受高昂成本、医疗及养老金纠纷困扰的通用、福特在不断萎缩。
2005年,在亚洲厂商的进逼下,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这三大本土汽车公司在美国的销售份额跌到有史以来最低,三者相加跌破60%,仅为56.9%。而以丰田、本田和日产领衔的亚洲汽车,则获得了36.5%的美国市场份额。而3年前美国车和亚洲车在美国市场份额还分别为61.7%和34.6%。
虽然美国本土制造商今年第一个月终于止住了下滑的颓势,销量实现了自去年夏天以来的首次增长。但来自亚洲的竞争对手的销售增长步伐更快,风头依然盖过美国本土企业。
据美国汽车数据公司的统计数据,今年1月份,美国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销量同比增长了4.6%,实现了难得的增长。但亚洲汽车生产商在美国市场上的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4%。其中,丰田汽车公司1月份销量同比增长14%,本田增长了20.7%,韩国现代增长16%。都远远高于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平均水平。
在不断的蚕食中,丰田汽车公司在美国的年销量已超过200万辆,约12%的市场份额。丰田佳美是美国市场上最畅销的乘用车,旗下的雷克萨斯品牌在豪华型轿车中销量第一。另外,丰田公司准确把握住了人们对于节能、环保汽车的需求,它的普瑞斯成为最受欢迎的混合动力车。
丰田与它的日本伙伴本田已经成为消费者的新宠。在一个高油价时代,日本汽车显著的节油特点是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的。
质量是取胜的关键
"丰田在美国的工作非常有效。它使消费者始终认为,丰田汽车质量优于美国产品,即使这仅仅是一个假设。事实上,近几年来美国产品质量大为提高,但在消费者的概念中,丰田产品质量高却难以改变。"汽车消费分析专家 Phil Lienert表示。
让美国"三大"担心的不仅是日本对手。韩国现代集团在美国取得的进步同样不可忽视。现代的索纳塔轿车不仅屡次打破其销量纪录,在美国高速公路管理局的碰撞测试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Lienert认为,通用和福特都应该从现代那里吸取教训。上世纪90年代初首次进入美国时,现代汽车也卖了不少质量不可靠的汽车。但最近几年来,现代汽车取得了令人惊讶的进步。"这要归功于它推出的一系列设计出色的汽车以及长达10年的质量保证。如果不出意外,现代汽车将从丰田汽车身上抢得不少市场。而起亚汽车也将改变二流汽车制造商的印象,从质量上与丰田展开竞争。"
亚洲将成为主舞台
亚洲汽车制造商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与逐渐占据主导将不可避免地对其他汽车生产企业造成冲击。一些评论家已经把丰田、本田、日产、现代等公司称作"亚洲风暴"。
汽车评论家Michael Robinet认为:"亚洲汽车公司将不断地把势力范围扩大到新的国家和地区,这将对世界汽车业的生产以及分销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时间推移,全球的大部分汽车将可能会在亚洲生产,这是非常值得供应商们注意的一个趋势。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发生,随着企业兼并,重组,联合,也许将产生实力强大的产业联盟。而从中国、印度来的竞争同样不容忽视。"
虽然目前大多数亚洲制造商还有些忌惮底特律的余威,暂时没有出现在美国市场,但他们的低成本优势已逐渐开始显露。
到目前为止,中国汽车的出口品种大多集中在大客车以及卡车上,但中国汽车制造商提升产品技术水平以及提高产量的速度值得所有厂商注意。在上月的底特律车展上,中国的吉利汽车公司表达了2008年在美国销售汽车的决心。价格当然具有惊人的竞争力,据报道将低于1万美元。
作者:管宏业
信息来源:汽车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