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国外理发店 访纽约华人理发街
老一辈华人闯北美,大多靠着“三把刀”――菜刀、剪刀、剃头刀。如今,华人理发师凭着他们娴熟的手艺,成功占据了美国美发行业的一席之地。
收费低廉顾客多
对于许多移民来说,在美国理发太贵了,随便进入一家美国人开的理发店,最普通的剪发、洗头都要二三十美元。但在纽约的华人理发一条街上,男士们花7美元就能解决“门面问题”。
纽约下城唐人街中心的摆也街附近,100多米的街道上有“明发廊”、“广州男女发屋”等20多家理发店。这些店小的只有3张座椅,大的能同时容纳10名顾客。由于收费低廉,理发店内终日一派生意兴旺的热闹景象。一位店老板告诉记者:“十多年前,这里仅有两三家理发店,如今发展到‘理发一条街’,真是不可思议。”
与曼哈顿中城第五大道的白人理发店相比,唐人街的华人理发店设备略显简单,卫生条件也不那么讲究。记者在理发街发现,从价目表上看,剪发6美元,理发加剃须7美元,染发10美元。而在“离子烫”风靡一时的2004年,纽约中城“费德里克”发廊的收费标准是100美元,如果要求经理亲自“操刀”,则收费175美元,外加小费20至30美元。务实的华人很少光顾这样高档的发廊。在法拉盛经营进出口生意的吕经理告诉记者,虽然他有数百万美元的资产,“但高档理发店装修得像大酒店一样,人还没进去就担心自己的钱包缩水。相比之下,华人的理发店对我们来说很亲切,而且舒服、轻松又实惠”。
来自台湾的张先生有20多年的美发经验,10年前还在日本学过艺,很多顾客都是冲着他的名气来理发的。张先生说:“我的客人大多是香港和台湾的移民,特别是女孩子,往往拿着最新潮的香港明星发型照片让我做,30美元就能做出王菲式的发型。”
由于收费低,许多白人也愿意光顾唐人街的理发店。在另一家理发店里,记者看到几位金发碧眼的白人姑娘走进来,其中一位说她有个中国同学发型非常好看,于是呼朋引伴慕名来到这里,点名让理发师照那个样子做。一个活泼的白人女孩说:“在高档的美国理发店里,如果让有点名气的发型师设计发型,至少要80美元,而在唐人街只要30美元,真是太便宜了。”
服务周到朋友多
法拉盛唐人街也有一条“华人理发一条街”,“雅美”、“珍珍”等十多家发廊聚集在50多米长的街道两侧。记者每月都要来这里理发,天长日久,与理发师小李成了朋友。
小李来自辽宁,一双巧手和高超的发型设计赢得了不少回头客。小李说,来这里理发的客人中,一半是图这里价格公道、手艺好、省时间,还有一半是因为经常来,与理发师成了朋友,即使不理发,路过也会进来坐一会儿。大家天南地北地聊天,旁边的人也时常插话,热烈的气氛和生意兴隆的茶馆差不多。
唐先生在一家公司担任主管,他说:“几年前我刚来美国时就住在法拉盛,现在生活好了,搬到布鲁克林区,不过每个月理发都要回这里看看老朋友。”唐先生认为,多花几个钱到西方人开的高档发廊理发完全负担得起,但来这里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每次我都找同一位师傅理发,时间一长就成了习惯,换了人剪还不放心呢。” 对于许多英文不流利的华裔居民来说,与白人理发师交流总是有这样那样的误解,剪出来的发型也不尽如人意。但在华人理发店里,这些障碍就不存在了,理发师除了能准确理解顾客的要求外,还能用中文与顾客交流在海外的生活体会和经验。因此,理发店还成了交换工作、租房、搬家、考学、看病、购物等信息的场所,许多老移民更把理发店看成是一解思乡之愁的好去处。
新移民小王的父母从上海来探亲,每月必来一次唐人街,逛完就顺便理发。小王说:“父母一辈子节俭惯了,说什么也舍不得花20多美元去洋人店里理发。后来发现唐人街有一家上海发廊,高兴得不得了。与理发师用上海话沟通,老人家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
如今理发不再“旱涝保收”
给记者剪发的理发师来自吉林,他说:“理发这门手艺是技术活儿,本事大的人不愿意干,手笨的人还干不了。唐人街的理发师大多来自上海、河北、江苏、福建、广东和东北,在国内都从事过理发业。生手到这里现学来不及,也没有老板敢雇用。顾客一投诉,坏了名声还要赔钱。”
一般情况下,除了正常的理发费用,每位顾客都会多付给理发师1至2美元小费,有的顾客对服务好的理发师,会给5至10美元小费。
一位华人理发店老板告诉记者,过去理发业稳赚不赔,不做广告也旱涝保收,目前纽约至少有150多家华人开的理发店。但纽约州政府近来加强了对理发业的管理,在州政府制定的18个检查项目中,除了卫生等条件外,执照贴得不对都会被处以200至400美元的罚款。如果用假执照,一旦被查出,还要带上电子手铐,监管7年。
不少华人从业者不熟悉这些复杂的法规,常会不知不觉“蒙冤”受罚。数十家被查的华人理发店中,违规者大多被罚数百美元,有的还收到数千美元的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