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队铁链锁房女业主家门难进
昨天,记者来到了宜川一村吴阿姨家,这里还是和吴阿姨6日来看到的情景一样———门被一根大铁链锁着。锁门的是装潢公司的工程队,因为在装修过程中,双方出现了纠纷。如今吴阿姨一家四口挤在一室半的老房子里,不知道这件事最终会有个怎样的结局。
9月26日,吴阿姨委托某装饰公司对新居进行装潢,设计预算是1.4万多元,根据工程进度分4期付款。吴阿姨说在第2次付款时,她发现本该埋进墙中的管道线路没做,对方说马上就弄好,先付钱不要紧的。但给了工程款的35%即3676元之后,吴阿姨发现这些线路迟迟没弄。随着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到该付第3期款的时候,吴阿姨觉得要先把问题解决掉才能给钱。
该装饰公司不干了,不但将工人撤走,还用铁链把门锁住。11月4日,吴阿姨向上海市消保委投诉并接受调解,然而调解终止了。在一份上海市消保委家庭装饰专业办公室开具的《消费争议终止调解书》上,有一栏“协会调解”意见,上面写着:“通知装潢公司11月4日下午2点来消保委调解,无故缺席,按不愿调解自动放弃处理”。吴阿姨得到的建议是:通过其他部门进行诉讼。
而装潢公司对锁门一事有自己的看法:“现在房子还没装修完,就是我们的。”负责这里的项目监理鲍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是吴阿姨先把他们的工具锁在屋里,然后他们才锁上的,如果工具丢了,他还要告吴阿姨。
至于吴阿姨提出的几处材料劣质、做工不好的质疑,鲍先生说那么便宜的价钱是不可能用好的材料的,如果觉得哪里做得不好可以改,但材料是不可能换的。比如吴阿姨质疑说,为什么她家的“塑钢窗”里面没有钢,鲍先生说160元怎么可能买到正宗的塑钢窗。类似的矛盾点还有很多,如何裁决吴阿姨觉得要通过法律。然而消保委调解时对方又不来,实在是太嚣张。对此,鲍先生解释说,当天下午其实他们派了人去,但由于助动车带人路上被警察抓住了。
包工包料猫腻多
一业内人士揭底“包工包料”装修中最常见的“猫腻”:虚报价格:1元的地砖报1.5元、8元的插座报12元……虽然装修还没开始,在许多的细节处客户若是不小心,可能就已经吃了亏。
预算超支:在给客户的预算单上列的是一笔账,但在实际施工中,经常会出现“材料不够”要客户加钱的事情。
偷梁换柱:有时候,往往地砖的产地换一下,质量和价钱的差别就不小。此外还有“正品”和“非标”的差别,优等和普通的差别,林林总总,一般顾客还没弄清头就先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