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宝行业顺利推行价费分离体系
广东省黄金协会会长徐静幽女士表示,对于价费分离体制的试点推广,从协会、商会到参与的105家零售企业都会坚定地推动这项工作深入地开展下去,并将试点范围从目前的广州推广到周边的城市,吸纳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
而据了解,参与此次协调小组会议的商家较一致地认为,价费分离试点开展半年来,这套体系运行平稳,执行方案在实际的运作中被认为是稳妥可靠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如此积极的反响,进一步增添了各方进一步推行价费分离工作的信心。
徐静幽会长介绍说,从此次协调会上的反馈来看,目前绝大部分商家都能够按照《广东省金银珠宝行业金首饰零售价价费分离暂行办法》的要求去执行价费分离,正是因为商家都采取比较一致的行动,才以整体的力量使得价费分离的推广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经过近半年的大力推广,商家反映现在消费者基本都能理解并且接受金首饰实行的价费分离的做法。而据介绍,在广东就价费分离工作召开第一届协调会时,消费者对这种办法普遍持有的疑虑成为当时与会者重点讨论的问题,毕竟,消费者的接受与否关系到价费分离办法能否最终推广下去。令当地业者感到欣慰的是,在短短的时间内,这个颠覆了金首饰传统定价机制的全新价格体系已经在终端零售市场凿开了一个巨大的豁口,从而在整个环节上消除了消费者认同这个最重要的心理壁垒,一定程度上也在重新构筑一个新的消费理念。
零售差率成为推广重点
在总结上半年价费分离推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徐静幽表示,广东黄金协会连同相关商会将会在下一步的工作部署中加强对零售差率的规范工作。《金饰品零售价价费分离暂行办法》规定,企业在作价时,应首先自行确定零售差率。所谓零售差率是指零售税和费率之和。《暂行办法》规定,金饰品的零售差率(包括企业的营运成本、合理利润、地区差价等),应根据国家税费政策、行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广东省人民生活水平、物价指数及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由零售企业适时调整。同时,徐静幽也指出,每个企业因为所处地区和诸如经营场所、地段等具体情况的不同导致各自的零售差率也不同。因此,根据规定,金饰品零售企业对零售差率的制定和调整都有较大的自主权。但这并不意味着零售商可以随意制定自己的零售差率。徐静幽指出,商家不能违反《暂行办法》的规定而自行任意设定零售差率,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规范零售商的零售差率,从而形成比较健全的"自我约束,价格自律"机制。
对于零售差率的规范原则,徐静幽指出,虽然《暂行办法》规定企业可以自行设定零售差率,但这个差率值的最终确定要经过会长联席会议的统一协调。具体做法是,零售商可以根据自己企业的运营情况先行拟定一个零售差率值,然后提交广东省金银珠宝商会(协会)会长联席会议讨论,一经讨论通过,这个差值就要确定下来,企业不能再随意改动。据介绍,一般情况下,零售差率的调整是以金市的价格浮动为依据的,为防止金饰品价格调整过于频繁,便于企业操作,当原料金价波幅≥2%时,调整金饰价;反之当原料金价格浮动不大时零售差值不作调整,并且每次调价的价差要控制在1.5%左右。
徐静幽表示,对零售差率进行规范是考虑到零售商在整个价费分离试点推广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对整个推广工作而言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对于零售差值的规范,既要考虑商家的切身利益也要顾及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同时,作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零售商的价格杠杆对上游生产商而言其影响不言而喻。"终端控制好,就能为加工企业留下合理的利润空间",徐静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