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银饰
彝族人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祖国西南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的山岳地带。在这片群山叠翠、江河纵横、风光秀美的土地上,勤劳、勇敢、聪明的彝族人民创造了灿烂夺目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彝族人民的装饰品,更是别具一格,独有风采。
在彝族的装饰品中,银饰被视为美和富有的象征,因此,人们不惜用各种银饰装扮自己。
彝族尚银,但男女有别。相比之下,男子佩带的银饰非常简炼,凉山彝族男子喜在左耳佩带大而粗的银耳环,有的彝族男子也戴手镯和戒指,由此显露出彝族男子豪迈威武的英雄气慨。
彝族女子则以其丰富多彩的银饰流露出她们对美的追求。可以这样说,一个盛装的彝族女子,从头到脚,映入你眼帘的尽是琳琅满目、熠熠生辉的银饰。
在红河、元阳、金平一带的彝族姑娘中流行着一种银泡镶嵌的鸡冠帽,据说此帽与雄鸡降妖却魔的传说有关,因形似鸡冠俗称“公鸡帽”,它是彝家姑娘祈得吉祥、幸福的象征。帽上的大小银泡表示星星和月亮,喻示光明永远伴随着她们,戴这种帽,通常额下还戴有一条额带,额带上饰有串串银泡和银花,显得分外艳丽丰富,颇有情趣。
彝族妇女双耳均戴有银质耳环、耳坠,多为莲花形、圆星形,也有月牙形、菱形的。过去黑彝女子常戴倒花蒂式的耳坠,下垂以用银丝编成的细链5—7条,每条之尾端垂有圆坠,动则摇曳,很是别致。
彝族女子以颈长为美,特别注重颈部装饰。除戴项链外,还常在衣领处佩以长方形的银质领牌,并在领面上饰以银泡、银片,以便显示其修长、美丽的颈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一个待嫁的新娘则更是如此。凉山一带的彝族新娘,头上、胸前都披挂银饰,肩上披着镀金的银质披索,颇显雍容华贵。元阳的彝家姑娘尤其尚银,不惜重金置办银饰。旧时的元阳姑娘结婚时所饰的银披肩,精美绝伦。银披肩以彩布为底,上缀满花瓣形的银牌,如朵朵盛开的银花,银花下缀以叶形银片,银叶下又缀有银币和小银角,披在肩上,使新娘妩媚无比,姿态万千。
彝家姑娘的手、腕饰比较简单。通常腕上饰一个或数个手镯,指上饰以银质的戒指,但无论戒指还是手镯,其工艺制作却都是独特、精美别致。
居住在云南石屏、峨山一带的彝族姑娘的腰饰十分考究,不仅腰饰本身漂亮,还讲究与头饰和衣摆花相配,长约3米的腰带,两端缀满银泡、银花,十分精美,系上这样的腰带,能不使彝家姑娘更加婀娜多姿吗?如果再在腰间饰一个缀满银花的香袋,那就更加光彩照人了。
当然,彝族的装饰品不仅银饰一类,也有以珊瑚、翡翠、珠、玉、贝、骨为材质的,但无论如何,银饰在彝族装饰品中的地位却是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