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
检验项目 结果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LISA法) 31.152 阳性(+)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ELISA法) -0.410 阴性(-)
乙肝病毒E抗原(ELISA法) -0.419 阴性(-)
乙肝病毒E抗体(ELISA法) -0.166 阳性(-)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ELISA法) -0.084 阳性(-)
医生说是乙肝小三阳,病毒携带者,请问会传染吗?我该怎么办?
网上查了说是:(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
(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这两个结论怎么理解?
对乙肝患者来说,检测DNA是最常见的一个项目,目的是判断HBV(乙肝病毒)有无复制、传染的可靠指标。目前,测定DNA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定性测定,即测定结果以阴性、阳性来表示。如果DNA阴性,说明DNA目前没有活动,没有复制,处在相对静止期;如果DNA阳性反应,说明HBV复制活跃,并有很强的传染性。另一种是定量测定,它比定性测定更进了一步,可以具体了解HBV数量的多少,这对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都很有帮助。
因病而异选检查项目
肝功能正常者。若DNA呈阴性,不管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患者,均不需要治疗,只须每隔3~6个月定期复查,做肝功能、乙肝全项及HBV-DNA、腹部B超检查,必要时需检查甲胎蛋白。若DNA呈阳性,不管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建议做肝组织穿刺活检。如果活检提示肝脏有炎症活动,建议抗病毒治疗;如果阳性患者有肝癌家族史,不管有无炎症活动,都建议抗病毒治疗。
肝功能异常者。DNA呈阴性者,不需要抗病毒治疗,但需检查寻找导致肝功能异常的病因,并及时进行护肝降酶等对症治疗。DNA呈阳性者,若是小三阳患者,一般病情重、病程长、年龄偏大且有乙肝病毒变异的情况,需要抗病毒治疗;若是大三阳患者,也需要抗病毒治疗。
问:
医生你好, 两对半的检查结果为第1,4,5(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呈阳性,表示什么意思?需要治疗吗?请问小三阳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区别吗?
答:
您好,“小三阳”者中,平时无肝炎症状,肝功也一直正常的人,也被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据估计,全世界携带有乙肝病毒的人群约有2.15亿人,我国约有1.2亿左右,北京市约有60多万。携带乙肝病毒的人群是乙型肝炎病毒赖以持续生存的宿主,对于乙型肝炎的传播和发病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无症状HBsAg携带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这些人体内有病毒存在,因此有传染他人的可能性。因此HBsAg携带者不得献血,要注意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与他人混用洗漱用品。与携带乙肝病毒的人群密切接触时,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防患于未然。
(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呈阳性,表示的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治疗吗
您好,小三阳患者的情况并不比大三阳简单;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乙肝小
三阳应检查HBV-DAN及肝功能,如果HBV-DAN(+)且肝功能异常,说明病毒复制,传
染性强,应该采取以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目前治疗乙肝比较有效的药物有α-
干扰素、日达仙、拉米夫定、泛昔洛维、胸腺-5肽等,但这种治疗结果大都限于H
BVDNA阴转及减少纤维化,而对其它抗原(包括抗体HBcIgG,IgM)的进一步阴转影响
不大。少数抗-HBe阳性的慢活肝,没有病毒复制证据,可能病毒已清除,但自身免
疫反应持续发展。本类病人对抗病毒治疗及免疫抑制治疗均
可能无效。
如果乙肝两对半为小三阳,HBV-DAN(应采用PCR及斑点法同时检测;最好经肝
活检证实))为(-)且肝功能、B超及AFP等均长期正常,则说明病毒已清除,无传染
性,只所以乙肝三系仍表现为小三阳状态,可能是因为机体免疫系统的记忆性延续
(有如愈合后的伤口留下的疤痕一样),这种延续甚至会持续终生。所以已无需隔离
与治疗;因为目前尚无可在此类小三阳基础上进一步治疗乙肝的公认的而有效的药
物;一味追求转阴而服用大量治疗性中西药物只会增加肝脏负担甚或招致不良后果
。这类乙肝小三阳患者是可以结婚、生育与健康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所谓
减少寿命一说是毫无科学根据的。鉴于此类型小三阳患者病毒虽已清除但体内可能
存在着乙肝病毒易感基因,故若配偶乙肝三系均为阴性则应尽早注射乙肝疫苗,以
期产生抗体[HBsAb>后再结婚、生育为妥。此前性生活男方应使用避孕套为上。生
育后婴儿应在医生指导下注射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
患者需继续注意自我保护及定期复查,以期病毒不能复制,争取完全康复。乙
型肝炎病人“三分治七分养”,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规律,适当的身心锻
练,保持乐观的情绪,不吃霉变食物,饮食应清淡,并应富有维生素及蛋白质等,
这样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止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
参考文献:http://topic.xywy.com/wenzhang/***********/754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