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锋相对 四款防抖型数码相机对比
经常有人因为手抖将照片拍虚,特别是在光线比较暗的情况下,这是便携的家用数码相机的通病,虽然专业一些的的单反数码相机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但是那个重量和操作的复杂度足以令大多数普通人望而生畏,因为我们是出去玩而拍照,不是为了拍照去玩。不过万幸的是终于有数码相机厂商想起推出带有防抖动功能数码相机,所以我们将就四款随身型防抖动相机进行各方面评比。这四款随身型数字相机分别是:佳能IXUS 800IS;徕卡C-LUX 1;尼康P3;索尼T30。

外观比较
佳能IXUS 800IS
直立式曲线设计是IXUS新款机种的特色。800IS看起来机身感觉不大,拿在手中却仍沉甸,应是拜全金属机身之赐。右侧机身加厚了些,除了是造型考虑外,亦有助于稳定握持。四倍光学变焦开机后镜头也相当突出。

800IS 保留光学观景窗是佳能的传统也是轻薄型相机的异数,对于仍喜欢透过实景而非LCD屏幕构图的用户相当贴心。
徕卡C-LUX 1

中规中举的造型,正前方的红色徕卡标志代表了这部相机的血统,虽然机身不是四款最薄的,但质朴的设计令人感觉这部相机相对迷你,不管藏在背包或口袋中都不觉得累赘。背面置放拇指处的防滑颗粒则是实用的设计,轻盈的机身不用担心手持时滑落。
尼康P3

厚度较大(3.1cm),但略带曲线的设计以及扎实的机身则对拍摄手感加分。虽然机身重量不轻,但单手握持时,右手拇指与其余三指可舒服的置靠机身令手持相对稳重。金属外壳机身相当具有质感,而机身正面的红色 VR 与侧边的WiFi标志则是相当瞩目。
索尼T30

滑盖式、潜望式镜头设计是索尼T系列最大特色,这也是四款机种中开机后唯一镜头不用伸出者,盖上滑盖后可完全包覆镜头与闪灯,放在背包或皮袋中都相当放心。而T30滑盖移动则不会在机身上留下痕迹。滑盖开启后右手食指恰好有凹槽可以靠置。虽然是大型的三英寸屏幕机种,却不觉得机身笨重或庞大。尼康P3 样张






关于这四部防抖型数码相机的其他参数比较我们将在后续的文章中继续为您介绍。操作手感与接口
除了佳能IXUS 800IS外,其余机种都有独立的防抖动开关按键(800IS要从MENU中设定)。也都可以直接从旋钮或开关中切换拍照、录像或与预览照片。这四款相机都提供对焦辅助灯可协助暗处对焦。

此外,由下图可概略看出,IXUS 800IS具备AV-out, USB插孔。C-Lux 1除了AV-out/USB同一插孔外,亦提供DC-in直接可从机身对电池充电。P3 则建置 AV-out/USB共同插孔。索尼T30则必须使用多功能连接线由底部连接 port 接出。这四款机种出货中亦都包含座充可让电池独立充电。

佳能IXUS 800IS
独立侧置式的模式转盘可用拇指轻松拨动,可直接切换全自动、进阶自动、场景以及录像模式。快门与变焦杆共构则无法同时变焦与按快门。ISO、连拍、定时、Macro都可从十字转盘直接设定。选单中则可以自订开机主题、画面与声音等。曝光补偿则必须从 MENU 中操作较为不便。防抖动机制要从MENU中设定。


800IS 拍摄时可启用井字构图辅助线,但半按快门时并不会显示测光的光圈、快门值(只有低于安全快门时会显示快门值)。正常状况下(电源充足时)屏幕上没有电池电量显示。有自订白平衡,但无闪灯白平衡。
徕卡C-LUX 1
机械式的电源开关是徕卡传统风格,顶置式的模式转盘则相当清楚易用,也提供了预览、拍照、简单模式、Macro、场景与录像模式,但 Macro 位于模式转盘中是否便利则见人见智。快门与变焦杆共构。曝光补偿、自拍定时等可由十字键直接选取。C-LUX 1特殊的LCD模式可切换到高角度拍摄,对于高举相机抢拍相当实用。


尼康P3
机顶的圆形模式转盘提供了相当多的功能,而支持 A-mode 光圈优先模式也是P3最大的特色。除了场景、录像模式外,圆形模式转盘也能直接设定画质、ISO、白平衡或进入WiFi传输模式。曝光补偿、Macro、自拍定时都可从十字键直接选择,快速的浏览键在不用开机的状态下也可直接欣赏照片。P3 的快门键、变焦推杆分别独立,可分别使用食指、拇指同时操控,相当方便取景与拍照。
P3 拍摄时没有井字构图辅助线。半按快门时则会显示测光的光圈、快门值。正常状况下(电源充足时)屏幕上没有电池电量显示。有自订白平衡,但无闪灯白平衡。


索尼T30
滑盖式设计对于随拍随用相当方便,机上的拨切开关可直接切换拍照、录像、浏览。快门与变焦杆分开,构图与拍摄都相当方便。Macro、自拍定时等可从十字键直接设定,并有其它按键可设定画质选项。场景模式则需由 MENU 选单中选取。


T30 拍摄时没有井字构图辅助线,半按快门时会显示测光数据,屏幕上也会有剩余的电池电量剩余时间(分钟)显示,这也是四部机种中唯一有精确的可用电量时间显示者。有闪灯白平衡,但没有自订白平衡功能。操作效能比较
这四款相机除了 索尼T30采用MS DUO记忆卡外,其余都使用SD记忆卡。且都支持使用2GB记忆卡。在对焦速度方面,以 佳能 IXUS 800IS 与 徕卡 C-LUX 1 较快,尼康 P3 与 索尼 T30 略慢但仍属迅速。
佳能IXUS 800IS:
开机约2秒钟镜头可伸出备妥拍摄,连续变焦行程约2.0秒,但变焦杆操作并不十分平顺,且无显示焦段。 1~4x 变焦行程中约是区分成八个焦段位置。
连拍效率: 可使用2.1fps (6MP SuperFine) 进行无间断连拍,连拍后可实时写入记忆卡。
徕卡 C-LUX 1:
开机约1秒钟镜头可伸出备妥拍摄,连续变焦行程约2.8秒,变焦过程相当平顺,屏幕并会显示概略光学倍率(1, 2, 3, 3.6x)。
连拍效率: 高速连拍时可使用约2.5fps (6MP SuperFine) 连拍六张,或可使用约1.2fps 进行无间断连拍。拍摄后几乎可立即写入记忆卡。
尼康 P3:
开机约2秒钟镜头可伸出备妥拍摄,连续变焦行程约1.5秒、镜头可迅速移位,屏幕会显示焦段位置。1~3.5x变焦行程中约是区分成八个焦段位置。
连拍效率: 一般连拍时可使用约1.8fps (8MP Fine) 连拍四张,拍摄后可立即写入记忆卡。并可使用 16合成连拍或 99张超高速连拍(解析段较低)。
索尼 T30:
开机约2秒钟就可备妥拍摄,连续变焦行程约 2.7秒,屏幕会显示焦段位置以及目前确切的焦长(1.0~3.0x,0.1x 微调),变焦过程相当平顺。
连拍效率: 可使用约 1.1fps (7MP Fine) 连拍五张,此时连拍后约需 5~6秒钟写入记忆卡,写入期间无法继续拍摄。拍摄影像色彩比较
以下都在标准色温灯下,让相机使用自动白平衡 ISO 100 拍摄色表,再以 Imatest 软件进行色彩测试。各图的小方块点是标准颜色位置,小圆点则是相机实测的位置。从各图背景的渐层颜色分布,可看到相机的色彩表现偏移的趋向。
佳能 IXUS 800 IS:
红色、蓝色偏浓,肤色表现略偏红

徕卡 C-LUX 1:
色彩表现大致相当标准,但绿色偏淡

尼康 P3:
红色、蓝色偏浓,肤色表现略偏红

索尼 T30:
红色、蓝色偏浓(蓝色更蓝),肤色表现略偏红

Middle gray (122) noise RGBY %
(说明: 网友可使用 % 值小于 2.00 为噪声尚可容忍范围)
以下为ISO 400时的噪声表现图表,可发现这四款相机在ISO 400时噪声都偏高( 2.00),尤以 徕卡C-LUX 1为重。

佳能IXUS 800 IS

徕卡C-LUX 1

尼康 P3

索尼 T30

以下我们使用P-mode拍摄(都拍摄五张选取最清晰一张),关闭防手震,对焦点都在眼睛。各图为原图裁减未经缩放与其它处理。网友可比较各图片的细部(毛发部分)清晰度、锐利度表现。
佳能IXUS 800 IS

徕卡C-LUX 1

尼康P3

索尼T30

以下各图为原图裁减未经缩放与其它处理。网友可比较各相机在高反差时的紫光边缘问题表现。可发现前三款相机(佳能 800 IS, Lecia C-LUX 1, 尼康 P3) 对于紫光边缘问题处理较佳。
佳能IXUS 800 IS

徕卡C-LUX 1

尼康P3

索尼T30

以下各图均为官方样张,均使用自动白平衡、闪灯关闭。其余参数则使用原始设定。
佳能IXUS 800IS 样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