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暗房随身行
1946年,标志现代计算机诞生的ENIAC在费城公诸于世,足足占用了半层楼的面积;而现在,一个嵌入式的芯片的尺寸还不足人的手指甲大。从传统暗房到数字暗房,摄影艺术也正在经历这样的变化。 即使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说,暗房也是个充满神秘和梦幻的地方。光圈、焦距、速度、道具、曝光、光照、色温、被摄主体的神态及拍摄时机诸多因素的结合……是否能得到一张满意的照片全等着进入暗房之后才能揭晓。然而,当我们对图片的后期创作要求越来越复杂,对图片的质量要求越来越苛刻,但给予摄影师的时间却越来越短的时候,原来的这种“慢工出细活”的暗房开始显得有些老态了。虽然连锁冲洗店已经推出了“快餐”服务,但专业摄影师,尤其是那些执着于黑白创作的影像艺术家却不屑于让自己的创意因工业化生产而流于平庸。电脑技术的发展使摄影师们能够保留摄影艺术的尊严,数字暗房就是在摄影艺术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进步的双重推动下产生的。 数字暗房的构成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数字暗房应该包括底片扫描仪、计算机、刻录机和照片打印机几个部分。其中,计算机已经非常普及,而且在专业图片处理软件方面, adobe的photoshop 俨然已成为行业标准。传统暗房的核心部件是投影放大机,而在数字暗房中,这一角色被底片扫描仪所代替。 我们选择了底片扫描,而不是平板式扫描并不是简单从分辨率上来考虑的。首先,不论大家对数字时代的来临怎样的欢欣鼓舞,现在任何的成像介质都还无法超越传统胶片,为了使摄影仍旧能够作为一门艺术存在而不是对拍摄对象的简单复制,保留底片创作的环节是十分必要的,《美国国家地理》亚洲首席摄影师罗意恩就曾明确表示:“目前传统相机仍有无法替代的优点,但是数字化暗房绝对有取代传统暗房的趋势。”其次,在底片通过放大机冲印成像片的过程中,图片的色彩、层次、对比度和亮度范围都要大打折扣,这是其后任何高分辨率的扫描仪都无法补偿和再生的。
刻录机在以前提出的数字暗房中也很少见到,但目前来看,刻录已经成为数字暗房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且不说大量图片存储造成昂贵的硬盘空间的极低使用率,只说横行无忌的病毒带来的威胁就足够让摄影师心惊胆战了,而这种威胁时不可能通过防毒软件来抵挡的。另外,在图片使用过程中大量的打印照片输出也必然会带来成本的上升,所以,刻录成光盘不失为一个存储和携带图片的好办法。
目前在市场上能够见到的底片扫描仪有尼康、惠普和明基等几个厂商的产品,其中明基今年刚刚在大陆市场发布的2740s由于在保留一流品质的基础上,将以往底片扫描仪高高在上的价格“拉下马”,因此已成为摄影爱好者关注的焦点。刻录机的品牌相对来说比较丰富,由于刻录本身并不涉及到图片质量的问题,选择的余地也就比较大。明基最近在市场上推出了一个二者的组合套装,总价还不足一台底片扫描仪的单价,应该说是摄影爱好者搭建数字暗房的最佳选择。
数字暗房的优势
虽然很多人对数字化大潮的来临心存惶恐,甚至为摄影艺术的“黄昏”而担忧,但无数摄影师的实践表明,数字暗房技术将是摄影史上一个革命性的进步。
首先,数字暗房技术给摄影师带来了创作的自由。除了传统技术的剪裁、校色、中途曝光等技巧,数字暗房还可以为你带来数不尽的创作自由,例如将照片加上运动效果、用几张照片合成一张照片、校正透视变形、加上鱼眼镜头的球面变形效果、后期加上滤光镜效果、柔化、锐化等等。只要你想得到,几乎没有做不到的。
其次,数字暗房使无缺陷照片成为可能。大家都知道,想放一张没有缺陷的照片几乎是不可能的。底片也许在你冲洗完后就划伤了。即使采用了吊挂式冲洗,印一次小样就可能将底片划伤。再好的底片,只要送去放几次必然划得不可救药,更不要说放大时几乎无法避免的灰尘沾染了,传统的补救方法是在照片放出来后用彩色墨水修版,但效果有限。而由著名ASF公司开发的digital ice 的技术可以通过红外扫描反射相差的细微变化,自动识别出底片上的划痕、指印、尘土等图像噪音,并在扫描过程中自动将影像的受损部分进行修补,不留一点痕迹。就连上面所说的不可救药的底片一样可以修得像刚拍出来的一样。明基的2740s和尼康的COOLSCAN III都采用了该项技术。 图片的准确复制对于传统暗房来说也是个不可解的难题,两次放大的照片不论怎样调整校色,打多少次试条最后也只能是相近,不可能相同。只要使用同样的处理软件和打印设备,数字暗房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数字暗房可以得到更好的图片质量。在摄影界一提到数字摄影技术往往有个误解,认为用数字技术做出来的照片不如传统照片的颗粒度细,不如传统照片真实。其实近一两年数字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扫描仪及彩喷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如135底版采用传统放大技术,放大到24寸照片,颗粒度就很粗了;同一张135底版采用底片扫描仪、彩喷设备出照片,到48寸颗粒度还比较细腻。从根本上讲,数字暗房的核心环节“底片扫描”是一个信息无损的线性传递过程,而传统暗房中“相纸冲印”却是一个“信噪比”相对比较低的工序。前者所记录和保留的拍摄对象的信息要远远多于后者。
最后,数字暗房的所有家什一共不会超过一张桌子大小,这虽然很难说是个袖珍的的尺寸,但比起那潮湿而充满有害物质的黑屋子,不论如何都进步了许多。
与大多数技术比起来,数字技术的发展其实还非常稚嫩,对于未来的数字科技究竟能够给我们带来些什么,现在设想起来恐怕都有些太早。我们真正能够做的,就是对着飞速变化的世界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也许只有这样,当明天来临时我们还能够微笑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