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与谦虚的矛盾怎么处理啊?
我很想自信,去做了很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但是,很多人都说我不谦虚。事实上,我很多时候,也没有听取别人的有效的建议,导致走了一些弯路。但是,我又很想有很强的自信。这个矛盾在什么时候是无法处理的,在什么时候又是同一的?谢谢高手指点!
你好!自信与谦虚并不矛盾。但自信不等于自大。
自信是相信自己有决心有能力完成某些事情。真正的自信,是需要调动一切自身的他人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目标。谦虚正是调动一切积极有利因素所必需的态度。只有谦虚,虚心学习和吸取一切对完成自己目标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力量,才能使自信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自大则是盲目地认为自己一切都行,拒绝任何有益的提醒与帮助。
你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自信与自大的关系。所以难免要走弯路。
最科学的自信是在设定和完成自己目标的过程中都充分接纳和吸收积极有效的建议意见,以使自己的计划和行动更接近完美和具有实践效果。
这里,比较难以处理的问题,是你最终的决策能在多大程度上把那些最有利,最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吸收进来。这一点是需要自身的素质,知识,预见和决断能力来支撑的。
所以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永远是最主要的。其次,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自己的智囊朋友和帮手。一个好汉三个帮,就是这个道理。孤家寡人是什么也做不成的。第三,善于寻找同盟军。
呵呵,这样说好像很严肃,跟谋天下似的。事实上,大小事情同一理。只是规模范围的区别而已。事情越大,需要的力量越多。自然协同动作的范围就越广。而所有协同动作都不能少了谦虚的态度。诚信友善谦虚,才能吸引更多的同盟合作。
与人携手共事,是生活中最难的事情。只有真正自信的人才敢于和善于与人携手办事。反过来也是一样,只有能组织力量成事的人,才是真正有自信的人。
自信本身是一种人格力量。这种力量本身就包含着谦虚,礼贤下士的成分。一家之言供你参考。
其实,你并不矛盾!
对于要做的事情,你自信自己会做得好——很好!
既然你已经知道你有些事做起来走了弯路,这就说明:有时也应该请教别人!—— 认识到这点,说明你很聪明!
这样,答案你自己已经找到了!
所以,你有难题时,不妨主动请教他人,不是更好吗?!
自信与谦虚并不矛盾,而是相互相成的、相互补充的
自信而不自傲,别人就不会说你不谦虚了。
自卑与自信本来没有什么神秘的,只是我们一提到这些名词的时候,却往往忘却了它们的运用范围,脱离了它本来的那个局限性的应用范围,概念也就变的不可思议了.
在这里我得先说说我的三个世界观:相对观,运动观和联系观.
名词很简单,含义也很简单.但却能使你包容一切复杂的东西.但是就是有很多的人是那么的忽视它.
1:相对观的内容就是:"每一个定理和概念都有它所特定的适应范围."两个鸡蛋放在一起,虽然它们都是鸡蛋,但是任何一个鸡蛋,都绝不可能去完全替代另一个鸡蛋.或是,相对于一个体系的规则到了另一个体系中是不会完全适用的.
2:运动观的含义就是:"每个事物的运动状态的改变都是由事物内部的矛盾量的变化而改变的."世界上每一个定义的事物都是一个矛盾的体系,矛盾本身只不过是运动的载体,也可说成是傀儡吧.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的.一个人的思维不管多么完美,但却没有意志力,那他的思维又能对他的行为作出什么有意义的影响呢?
3:联系观很简单:"事物之间的联系本质是因为它们之间有着共同或共性."共同就是它们都有着一样的东西,所以有了联系.共性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作用点,说白了就是形成了矛盾的关系吧.虽然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鸡蛋,但鸡蛋总是鸡蛋,因为它们都是鸡下的,都是椭圆的,里面都有蛋清和蛋黄,还能孵出小鸡来,所以鸡蛋们团结一起,便形成了我们的鸡蛋名词.或者有两个人原来素不相识,在路上碰见了,不知什么原因还打了起来,空间和时间赋予了他们一个共同的作用点,所以才有了"不打不相识"之说吧.
再来看看自卑与自信的概念吧. 不过应该再加两个词的:骄傲与谦虚.看上去,骄傲与自信,谦虚与自卑各自成了同义词.人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骄傲,但骄傲又何不是一种过分的自信呢?人也不会漫无目的的骄傲,总是在某一件事上认为自己是很出色的.其实关键就是这件事有没有完成,在它没有完成的时候,你坚信自己会完成,那你就是自信的.但如果你被自信所淹没,没有谦虚的牵制,那你就一点也察觉不到自己的弱点,那你就是盲目的骄傲了,骄傲总是在盲目中生存的.所以自信就是骄傲与自卑的一种平衡产物.但当你完成这件事情的时候,在你飘飘然于成功的喜悦中之时,谦虚也悄然褪去,留下一片空洞的自信,而你不能从这种也不需要的自信中走出,那你就不能形成对下一个目标的真正自信,骄傲的帽子就会不知不觉盖到你的头上.
相反的,谦虚与自卑的含义也是一样,在你做一件事时,失去了骄傲所牵制的谦虚,就只能沦落为自卑了.你感觉不到自己有什么优点,处处都是困难和担心,或许也有人反而会说你很谦虚,很慎重,但你也没有自信,只留下一片盲目的自卑情绪.如果你在自信的时候经常会想到自己还有什么缺点和困难,你就不会走入骄傲的圈子,还是自信的.只是在你完成了要做的事后,你就不需要一直沉浸在这种继续的自信中了,你知道你还有更远的目标还要追求,那你就是谦虚的.
最后得出的论点就是:自信和谦虚是骄傲与自卑的平衡产物.骄傲与自卑则是自信与谦虚的过激产物.太自信了就是骄傲,太谦虚了就是自卑.我们需要自信,也同样需要谦虚.才使得我们有了做事的动力和勇气,也知道了怎么做才能成功.
单独的去评论自卑与自信这两个概念是很空洞的,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有它们的意义所在.而我们又给它们定了什么环境后才去评论它的呢?却是在笼统的思考,也就违反了相对观的正确性.我们定了范围以后,却又忽视了它们的量变所在,原本的自信看成了骄傲,原本的自卑看成了谦虚,则违反了运动观的正确性.我们希望只拥有自信,却没想没有了自卑的制约,自信的意义也就不存在,它们是一对对立的矛盾,也就是忽视了联系性的含义.
在我们对待一件要做的事情时,在没有完成前,我们相信自己的能力,但也随时考虑着自己的缺点,那我们就有自信,而不会是骄傲.我们完成了要做的事后,我们还有新的追求,我们认识到自己还远远不够,那我们就是谦虚,而不是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