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搐
突然动就会抽搐,样子很难看,因为这个经常烦恼,有时是右边脚和手同时,有时左边,脚抽时向外撇,同时手向外撇,很僵,但右边较多,每天都有几十次。但活动开就没事了,就担心突然动下就抽。有时坐下然后在站起来,有时候站着不动然后向前走时都会抽,几秒后就没事了,无法控制,感觉脚和手胳膊很僵,但几秒钟之后就没事了,总之最怕的就是突然动!希望有人能够帮助我就觉这个病!因为这个我很少出门,总担心自己突然抽,抽时也不会痛,就是不由自己控制,抽完之后和正常情况没区别 膝盖,脚关节总是整天难受,但不痛,柔动总会发出响声,记得有次突然站起来膝盖相当疼痛,不能走动,过了好一阵才缓解过来。
你好
你的这种情况及少见.我有三点建议:
一是到市级以上医院检查治疗.
如果条件受限制则:
一是每天煮一些骨头汤来喝,我认为你有缺钙的可能性.
一是进行规律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练习,或学校的广播体操等,坚持半年以上看效果.
祝你早日康复.
是肝脏的问题,当然不是说你得了肝炎。肝主筋,膝为筋之府,经常抽筋,转筋,是肝血不足。找个中医问一下就知道了。西医会说是脑的问题,实际上是没找到根本原因。现在就要开春了,肝的问题会更明显。重点补血养肝,少做思虑过重、消耗体力的事情。
你好:
建议尽快到市级以上医院检查明确诊断,对症治疗。腿抽筋的预防
①要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可吃钙片,也可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虾皮,牛奶,豆制品等. ②要加强体育锻炼,锻炼时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让身体都活动开,这时下肢的血液循环顺畅,再参加各种激烈运动或比赛,就能避免腿抽筋. ③要注意保暖,不让局部肌肉受寒.
腿抽筋的应急处理
平时一旦发生腿抽筋,可以马上用手抓住抽筋一侧的大脚拇趾,再慢慢伸直脚,然后用力伸腿,小腿肌肉就不抽筋了;或用双手使劲按摩小腿肚子,也能见效.如腿抽筋的情况多次频繁发生,则应就医治疗.最简单的就是抽筋的时候要放松~再慢慢伸直脚。
首先得经医生检查排除癫痫和钙和维生素D缺乏。不知你有没有脊椎畸形等情况,因为它可能引起肌筋膜炎,导致肌肉僵硬,关节功能受限,活动后会减轻。这样的话,纠正畸形应该会有所帮助。其它可寒湿、过渡劳累,也可能导致肌筋膜炎。针刺相关的激痛点也会减轻,甚至消除症状。有关肌筋膜炎主激痛点针刺法的详细内容,可参阅我的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b8da680100c7ub.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b8da680100c7o5.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b8da680100c2vu.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b8da680100c8el.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b8da680100c7bl.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b8da680100c7be.html
按照你的描述,我诊断是“风湿性舞蹈病”。
你去三级医院风湿科,或神经内科就诊。
推荐百度百科词条如下:
风湿性舞蹈病
概述
风湿性舞蹈病又称小舞蹈病或Sydenham舞蹈病 是与风湿密切相关的临床以不规则舞蹈样不自主动作和肌张力降低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弥散性脑病。
病因病理病机
本病与风湿病密切相关,常为急性风湿病的一种表现,孕妇发生的妊娠性舞蹈病也多为风湿性舞蹈病的复发。也可见于猩红热、白喉等其它感染性疾病之后。
本病病变主要在大脑皮层、纹状体、小脑、黑质等外,呈一种非特异性可逆性炎性病变,病变部位血管充血,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神经细胞弥散性变性。
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生在5~15岁的儿童或少年,女性居多。通常呈亚急性起病,早期常有不安宁、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随着不自主运动的日趋明显而引起注意。
一、神经系统损害症状
(一)底节症状:表现为突发、急促、不规则、无目的的舞蹈样不自主动作。常起自一侧肢体,然后波及对侧,有肢症状多较下肢重,偶也可限于一侧,不时的出现手指屈伸,翻举旋臂、踢腿屈膝等动作。面肌的不自主动作可见挤眉弄眼、张口吐舌等,犹如作鬼脸。躯干部肌肉可出现突肤挺胸、脊背歪扭等动作。倘影响吞咽、构音及呼吸肌时可致吞咽、构音障碍及呼吸不规则。以上不自主动作在情绪激动时加剧、安静时减轻、睡眠时消失。严重者几乎整日不停,影响日常生活和无法行立坐卧。
(二)大脑皮层症状:情绪不稳、易激动,常影响睡眠和休息,严重者可有精神错乱和躁动等。
(三)小脑症状:肌张力明显降低,腱反射减弱甚至消失,动作苯拙,共济失调。
二、全身症状
多数患者在病前或有的在病程中有发热、咽痛、扁桃腺炎、关节疼痛等见风湿症状,心脏受累时可有心率增快、心脏扩大和杂音。
化验可有血沉增快,抗O增高,C反应蛋白阳性,血液某些免疫功能指标异常等阳性发现。脑脊液压力和成分大多正常。半数患者脑电图显示异常,但多轻微。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起病年龄,病前或病程中有风湿佐证以及典型神经系统症状,不难诊断。
需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习惯性痉挛:也多见于儿童,但其不自主动作作为多限于某些肌肉或肌群的刻板而重复的强迫动作,与本病不同。
二、抽动一秽语综合征:好发生于男性儿童,病程慢性持久而症状则有波动。除多发性肌肉抽动外,可有不自主发声以及语言动作异常,如猥亵性言语和动作。
三、肝豆状核变性:多在青少年时起病,也可表现有舞蹈样不自主动作,但起病缓慢,进行性加重,有铜代谢障碍以及家族遗传史等可资鉴别。
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多在2~3月内完全恢复。少数可遗留一些轻微神经体征,如突发的随意动作、动作不协调等。约1/3患者可有复发。
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声、光等环境因素的刺激,保护因不自主动作可能带来的意外损伤,进富含营养及易消化的饮食。
一、病因治疗:针对风湿可应用阿斯匹林口服,如疗效欠佳可加用强的松或地塞米松,当症状控制后可逐渐减量乃至停药。如有发热、咽痛等症状时应加用青霉素。
二、对症治疗:可选用鲁米那(0.015~0.03g),安定(2.5~5mg)或硝基安定(5mg),2~3/日,口服。近介绍氟哌啶醇(0.5~1mg),2/日或三氟拉嗪3~5mg/日均有明显效果。
预防常识:
小舞蹈病是风湿热在脑部的常见表现,大约1/4患者在病前已发生风湿热如关节痛、频繁喉痛、皮肤红斑、风湿性心脏病。约1/2在病中或日后出现多种风湿热现象。因此防治风湿热是关键。本病由于起病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在儿童可表现为注意力分散,不安宁,学习成绩退步,肢体动作笨拙等而被家长及教师误诊为有神经质或顽皮,故应引起注意。本病预后良好,但可复发,死亡常因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