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救救我!
肝气犯胃(胃寒)
症状如下:
眼睛干涩,胀,流泪。心情烦燥,易怒,左胁肋(胃)轻微胀痛。舌苔白腻有齿痕,偶尔还轻微发呕。舌尖边缘红。尿黄,大便不成弄。面色暗黄,睡眠易醒,梦多,手心烫。阳萎。
此病最初被中医诊断为肝气郁结。开方服逍遥丸后有所好转,心情舒畅些,手心不烫热。但舌苔白腻,面色黄暗的症状丝毫未有好转,因为自己的无知搭配温中补气的中成药合逍遥丸同服,结果导致肝阳上亢,但还不算很严重我就急忙停湿中补气的药。
就在前几天的时候,我单位一个同事告诉我说我是虚火重,得先打掉虚火才可以进补,并说生泥鳅可以去肝火,所以我前后二天内共吃了四条泥鳅,结果是肝火没有打掉,肝火加重不说而且也更加重了胃中的寒湿,所以才有了我开始所说的症状。
请各位中医帮帮我,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好啊。虽然我本是肝火标是胃寒。想吃龙胆泻肝丸泻肝火,可此药是苦寒药肯定会加重我胃中的寒,吃温胃的药但又绝对会加重肝火,现在我哪怕吃几片生姜和辣椒后不到一会儿眼睛也会有明显的不适干涩胀的反应。
请中医师们帮帮我啊,你们在临床遇到此类病的时候是如何治疗的呢?请你们发表见意让我参考参考。谢谢!
你的情况还是以肝郁脾虚为主。木盛乘土,肝郁化火,脾虚生湿;用药可以吃加味逍遥丸配参苓白术丸试试。真不行还是找个像样的中医面对面辩证用药为是,因为网上辩证总是有缺陷的,对于疑难病症很难辩证到位。
党参50克 熟地25克 当归25克 川芎18克 黄芪18克(蜜炙)白术15克 白芍12克 大枣15枚 羊肉300克
水煎,分两次服用;
次日过渣再煎,亦分两次服用。
14天为一疗程。
注:一剂中药首煎,再煎,可服用两天。
你那是阴虚而不能养肝!以下单位克
生地15 枸杞15 黄精15 沙参20 麦冬15 当归6 白芍15 川楝子12 延胡索12 菊花12 桑叶12 半夏7 陈皮9 柴胡6 枝子9 升麻9 炙甘草6
叁贴
1日1贴 水煎服
注:一贴上午褒晚上再褒服
服后重新开过补肝阴的!
祝你早日康复!
中医师:***
2009年6月8日
郁证的本质应该是虚。你说吃了补中益气的中成药导致肝火加重,我不以为然。甘温除大热,怎么会导致肝火呢?
本人认为,补中益气汤加葛根、黄柏(或黄连)、生地可治虚热、胃寒。
你是肝肾阴虚,阴虚火旺;肝阳亢进,进而犯胃,故胃寒。对于吃药要慎重,我能看病但忌讳用药。你去“折翅双十”那看一看吧。祝你早日康复。
你好,我赞成wenmingda520的说法:
你那是阴虚而不能养肝!以下单位克
生地15 枸杞15 黄精15 沙参20 麦冬15 当归6 白芍15 川楝子12 延胡索12 菊花12 桑叶12 半夏7 陈皮9 柴胡6 枝子9 升麻9 炙甘草6
叁贴
1日1贴 水煎服
注:一贴上午褒晚上再褒服
服后重新开过补肝阴的!
祝你早日康复!
中医师:***
2009年6月8日
回答:2009-06-08 21:37
共1条评论...
妙手济世 说道:2009-06-10 21:45兄弟行啊,但患者大便不成弄,如果去掉生地15 菊花12 加青皮 香附子各10g,是不是去其甘寒滋腻,加重行气止痛作用呢?
向来治阴虚的方药,只知凉润不知补中。结果中气完败,液干人死,不实津液,中气不能运转,不补中气,津液无由而生,而补中之药,必伤津液,补津液之药,必伤中气。LZ脉象不明,难用药矣。
肝木乘脾土。肝主疏泄,肝气盛则疏泄太过,横逆犯脾胃,影响消化功能。症见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胸胁胀痛等肝气横逆症状,以及腹胀纳呆,嗳气吞酸,大便溏泄等脾失健运症状。治宜疏肝健脾,以疏肝为主。
分析: 眼睛干涩、胀、流泪、心情烦燥、易怒、舌尖边缘红、尿黄均属肝郁化热而致。左胁肋(胃)轻微胀痛、偶尔还轻微发呕、舌苔白腻有齿痕、大便不成型、面色暗黄、睡眠易醒、梦多、阳痿等是因为肝气犯脾(木乘脾土)而致。
治疗首先以疏肝为主。方用丹栀逍遥散,待肝热缓解后再健脾注意不可用太热的补药。以调理为主,而不是进补。最好是能找个当地的有经验的中医来调理。你自己对中医的理论只是一知半解,看不清问题的所在,抓不住重点。
有什么不明白的再和我联系吧。我会全力帮助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