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橼原产于何地
香椽有什么药效,主要产自何地?
香椽既可观赏,果实皮肉又可入药,具有理气化痰、止痛消炎的功效。
香椽是云南大理弥渡县人家喜种的果树。它属芸香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其枝干间有刺,叶大形似桔圳,春季开花,呈白色,果实为椭圆形,大的一个有三公斤左右,最大的可达8公斤以上。
成熟的果实可以经霜不落,在树上长数年之久,每年秋冬季节果实渐渐变黄,开春时又开始回青,在树上生长时间越长,其皮肉就更加细嫩香甜。
[植物形态]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叶片矩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8--16cm,宽3.5--6.5cm,边缘有锯齿;叶柄短,无翅,顶端几无关节。总状或圆锥花序腋生,花常单性,雄花内面白色,外面淡紫色;雄蕊30枚以上;雌花子房上部渐狭,10--16室,果实卵形,矩圆形或近球形,顶端常有宿存的花柱,熟时呈柠檬黄色,果皮粗厚而芳香。花期4--6月,果期8--9月。
[药材性状]果实为圆形、长圆形或卵形。表面黄色或黄绿色,有不规则皱缩,并散有多数凹下的油点。商品多横切或纵切成薄片。横切片直径4--10cm,厚2--5mm。边缘呈波状,中果皮宽1--3cm,黄白色,有不规则网状突起的维管束,瓤囊10--17室,呈车轮状。纵切片中心柱较粗壮。质柔韧。气清香,味微甜而苦辛。
[药用功能]舒肝理气,宽中,化痰。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脘腹痞满,呕吐噫气,痰多咳嗽。
香橼原产于亚洲,特别是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中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四川一带自古就有栽培。
说到药效,一般中医认为,香橼性温,味辛、微苦、酸,可入肝经、脾经和肺经,具有疏肝理气、和中止痛、燥湿化痰之功效。在临床上,香橼常被用于治疗因肝失疏泄、脾胃气滞所致的胸闷、胸痛、胁痛、脘腹胀痛,以及因痰湿壅滞所致的咳嗽痰多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