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的症状与治疗
得了丙肝有什么症状如何治疗?要检查的话,需查些什么项目?
丙肝的症状及治疗
丙型肝炎是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脏疾病。人体感染上HCV后,85%以上转为慢性,其中20%会发展为肝硬化,部分病人可发生癌变。由于HCV疫苗目前尚没有研制成功,在丙型肝炎的预防中,了解和切断传播途径显得非常重要。
丙肝的传播途径
经血或血液制品传播是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几乎所有的血液制品均可传播HCV,故长期以来,丙型肝炎主要是输血或血液制品而引起的。对全球各地区供血员血清抗HCV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抗HCV的阳性率在0.2%~11.2%之间,并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丙型肝炎发病率基本一致。我国北京地区的一项调查显示,职业供血员抗HCV的阳性率为8.7%,志愿人员为1.3%。
随着新的HCV检测方法的建立以及对供血员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筛选检查,近年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丙型肝炎明显减少,但血液透析患者间HCV感染的问题仍较突出。血液透析患者抗HCV的阳性率为35%~42%。HCV在医院传播的途径还有手术过程中感染,尤其是口腔手术中HCV感染。
微量血液注射也可视为经血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近年来,静脉药瘾者(IVDU)患丙型肝炎的人数显著增加,在国外,IVDU丙肝占丙肝的比例约40%~85%,而我国云南地区的报告为94%。
HCV除经血传播之外,还可经性传播。经性传播的特殊人群包括性病患者、同性恋及异性恋人群、妓女、丙型肝炎患者的配偶等。尤其重要的是,这些患者可同时合并HCV和HIV(艾滋病病毒)感染。其它传播途径还有经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经唾液传播和经移植物传播等。
丙肝的症状表现
潜伏期约为2-26周,平均7.4周。输Ⅷ因子引起的丙型肝炎,潜伏期 7-33天,平均 19天。丙肝最常见的症状如,疲倦,反胃恶心和呕吐,右上1/4腹部感觉不舒服(在右侧肋缘以下位置)等。丙肝症状较乙肝为轻,多为亚临床无黄疸型,转氨酶峰值较低,大多数患者不易被发现。丙肝常见单项转氨酶(ALT)升高,且长期持续不降或反复波动。短潜伏期丙肝,病情较重,症状突出,常有黄疸,但较少发展为慢性化。长潜伏期和轻型或无黄疸型丙型肝炎,易发展成慢性。
丙肝的预防
丙肝病毒感染后,人体并不产生对同源或异源病毒的免疫保护作用,目前尚无疫苗可用。有人使用非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作为被动免疫,其效果亦欠佳,似乎没有中和抗体,以此,目前预防病肝只能通过间接手段。
(1)尽量减少输血。
(2)尽量用志愿供血者的血,而不用职业供学者的血。
(3)筛查供学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丙肝抗体及乙肝核心抗体。
丙肝的饮食保健
1、家庭成员间不要共用牙刷、牙杯、剃须刀等卫生用具。女性经期卫生用品应该烧掉或用一般市售消毒剂浸泡2小时再扔掉,夫妻间性生活应使用安全套。如果出肌肤或某部位出血,应该用消毒剂擦干,不要污染他人用品。
丙肝的治疗
目前,对丙型肝炎有效的药物主要是α干扰素。α干扰素通常与病毒唑联合应用,因为单用α干扰素的疗效较差,完全应答率不足15%。最近,一种新的干扰素已经问世,它是一种长效干扰素,又称PEG干扰素。普通干扰素半衰期较短,需隔天应用,血液浓度波动较大;而PEG干扰素在体内清除较慢,国外的研究资料显示,疗效明显优于普通干扰素,因此,在不久的将来,长效干扰素有望取代目前使用的普通干扰素。
1酒是肝病患者的大忌,一定要戒酒。
2避免有毒的化学物质,如少吃含色素和防腐剂过多的食品,不吃霉变的食物和已烂的姜。
3生病时谨慎使用有肝脏毒性的药物。
4注意生活检点,避免合并感染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
5如果未接种甲型、乙型肝炎疫苗,要及时接种,注意劳逸结合。
6饮食中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
另:丙肝诊断很重要,有些病人会有假阳性,即本来没有丙肝,由于检查错误诊断为丙肝.先到当地正规医院核查检查结果.一定是HCV RNA阳性才能诊断.如果确定诊断就是丙肝.可以考虑治疗.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佩乐能加上利巴韦林,可以使80%以上的丙肝病人治愈,丙肝比乙肝好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