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否对血压不升高有好处?
我国是茶叶大国,许多人有饮茶的习惯。茶叶中含有少量茶碱,其利尿作用对高血压有一定好处。但喝茶过浓,茶叶中咖啡碱含量过高,会引起兴奋、失眠、心悸,防碍休息;同时可使心率增快,心脏输出量增加,导致升压效果。喝茶之后,有些人述说头痛头晕,可能就与血压升高有关,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最近,国外的一项研究结果也发现饮茶是高血压发病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排除了其他因素如年龄、体重、性别、家族史等,长期饮茶人群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不饮茶人群。因此,高血压患者最好不喝茶或喝清淡的绿茶。
南京医科大学的专家对饮茶与血压的关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饮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血压影响因素。他们调查某茶区532名30岁以上男性农民,饮茶率平均62.2%,对饮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都显著高于不饮茶组。调查在排除了其他影响血压的因素,如年龄、体重、饮酒量等,饮茶因素对血压仍有明显的影响。
饮茶使血压升高原因,推测可能与茶叶中含有咖啡碱等活性物质,能使心率增快,心脏输出量增加,而引起升压作用有关。美国学者也曾报道,正常人在给予150mg咖啡碱后,在较短时间内血压会有节制地增加1.862/1.333kPa。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遇到,有些人在饮茶后诉说头晕头痛,这可能就是血压升高的缘故。
由此可见,饮茶与吸烟、饮酒和饮咖啡一样,是引起血压升高不可忽视的因素,尤其是饮茶量较高的茶区人群中。
在各类茶叶中绿茶含咖啡碱最少,而茶多酚较多,后者有消除咖啡碱的作用,因此,有血压升高趋势的人,可适当饮一些绿茶。
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可以增强血管弹性,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血脂浓度,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茶叶中含有少量茶碱、黄嘌呤,其利尿作用对治疗高血压病有利。茶叶中的维生素等能防止动脉硬化。对于高血压病人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引用过浓的茶,茶叶中的咖啡碱会使人兴奋,使心率加快, 对高血压病人不好,所以,高血压病人不能喝浓茶的。
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具有增强血管弹性的作用,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还能降低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从而达到了预防及治疗动脉硬化的目的。因此,高血压病人可以喝茶降血压。
降血压首选普洱茶,它性温和醇厚,不伤脾胃,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长期饮用对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有效。
但是,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它人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使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加重,饮过浓的茶水就可引起这些副作用,会对人不利。因此,要提醒的是适当喝茶,避免喝浓茶。
长期空腹饮茶,对胃有影响,所以,饮茶一定要适度。
每天平均饮用约450cc的茶即可,大约是普通杯子2杯的份量。如果你胃不好,也别空腹饮用,饭后喝是最佳时间,不但消脂解腻,也可以清清口中的气味。
附:
【绿茶】过敏体质喝绿茶易呕吐,胃溃疡病患者不能喝绿茶。制作中没有发酵,营养成分较高,但叶绿素含量也较多,对肠胃刺激较大。
【铁观音】空腹不能喝,易醉茶。铁观音属半发酵茶,由于发酵期短仍偏寒性,消脂促消化功能突出,茶香特别浓郁。
【乌龙茶】因茶叶较粗老,须用100℃开水冲泡。乌龙茶不寒不热,辛凉甘润,是一种中性茶,适合大多数人饮用。
【大红袍茶】温而不寒不伤胃,滋味醇厚,香气浓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9次后,还有原茶的桂花香味。
【普洱茶】性温和醇厚,有暖胃、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长期饮用对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有效。
【苦丁茶】凉性偏重,清热解毒、软化血管、降血脂的功能较其他茶叶更好,最适合体质燥热者饮用,但虚汗体质的人绝对不适宜饮用此茶。
喝茶最佳时间:
(1)早晨起床后饮淡茶水,补充一夜之间的水消耗;
(2)上午10时左右饮浓些的茶水,可补充流汗及尿液排出的水分;
(3)下午3时左右饮淡茶水,再度补充体内排出的水分,并使体内囤积的废物顺利排出,防止人体酸性化。
(4)晚上8时左右,睡前饮水,因睡眠时血液浓度增高,睡前饮水可以冲淡血液,加速血液循环。
对于心动过速的病患者以及心、肾功能减退的病人,一般不宜喝浓茶,只能饮用些淡茶,一次饮用的茶水量也不宜过多,以免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对于心动过缓的心脏病患者和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初起的病人,可以经常饮用些高档绿茶,这对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增加毛细血管弹性,增强血液抗凝性都有一定好处的。
要记住喝茶可以降血压,这是公认的,同时也有依据:
高血压是一种人类常见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规定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成年人的正常血压应在 149/90毫米汞柱以下,血压在160/95毫米汞柱或以上者为高血压,而血压值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临界性高血压。高血压在我国成年人中平均患病率为 4.94%(3~10%)。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本态性高血压)和症状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的90%。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另一种则认为由于受肾素和血管紧张素类物质的控制所引起。肾素是_种蛋白水解酶,它进入血循环后,可促使血管紧张素原分解为血管紧张素I(Angioten sin I),血管紧张素I无活性,它必须经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的作用,将其C位末端的二肽(组氨酸一亮氨酸)切断,变为具有强升压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 的出现可使血管收缩,并促进胆固醇的分泌,结果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通常认为抑制血管紧张素1转化酶活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降压效果。
目前已经证明,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特别是ECG和EGCG)和茶黄素,对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苏联也已通过临床试验证明,用高浓度的茶叶中的儿茶素可以降低血压。同时多喝绿茶对易致中风和血管淤塞的人是有益的,因为它可以使血管保持弹性,消除脉管痉挛,具有防止血管破裂的功能。此外,茶叶中的咖啡碱和儿茶素类能使血管壁松弛,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通过血管舒张而使血压下降。日本曾采用一种新加工工艺将茶树鲜叶放在氮气条件下处理6小时,使茶叶中形成大量r一氨基丁酸。根据临床实验,对降血压有明显效果。茶叶中的芳香甙(芦丁)也具有维持毛细血管正常抵抗力和增强血管壁韧性的功效。我国长沙茶厂等单位以茶叶为原料制成的“速溶减肥茶”,经临床实验,通过7~24周不同疗程后,血压平均下降34/24毫米汞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