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ce 1913!大话徕卡之百年光影传奇

王朝手机·作者佚名  2012-03-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在摄影圈中凡提到德国徕卡(Leica),往往便会被添加上“光学帝王”或“影像巨人”之类的注解,总之,徕卡之名是芸芸色友所如雷贯耳的。不过如今,亦有另一种见解存在着,这就是在部分资深弄影者眼里,徕卡仅是银盐胶片岁月间的翘楚,而在眼前数字化介质大行其道的影像D时代徕卡却已然失去了辉煌。

“闻徕卡者多,用徕卡者少;对其膜拜者多,深晓其历程者少。”是高贵血统生成的优越感使得徕卡有失亲民,是客观存在的高昂身价令徕卡普及受阻。与其说,业界是关注影像D时代徕卡的生存现状,倒不如更本质点讲,在媚俗成风及发展导向严重同质化的今天,大家都想见识一下徕卡的高贵特质和皇者风采究竟还存留延续有几分?

在以下文字中,我们将重温徕卡在135规格相机发展史中不可替代的杰出贡献,以及他在银盐胶片岁月中那些叱咤风云的作为。但是辉煌不能只留给昨天,由此,徕卡在今朝那凤凰浴火重享辉煌的深刻足痕,更是我们泼洒墨花的重点。一切从“徕卡之父”说起

在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将35mm电影胶片引入徕卡相机之前,当时主流的照相机还停留在时时都需要笨重脚架支撑着的“木箱子”阶段,是巴纳克先生将硕大的“木箱子”进化成了小巧的金属材质匣子结构的现代意义上的135型照相机。巴纳克从1913年开始动手制作,到1914年制成了两台原型Leica(Ur-Leicas)相机。至此,照相机才有机会从贵族和艺术家们手中的奢侈玩物,变成真正以捕捉光影瞬间为己任的创作工具。巴纳克将其中一台原型Leica相机交给了自己的老板恩斯特·徕兹(Ernst Leitz),恩斯特·徕兹因此得以荣幸地携带着这台小巧的新型相机完成了惬意的赴美行摄之旅。

徕卡之父奥斯卡·巴纳克

有了奥斯卡·巴纳克的天才创意才有了今天的徕卡,这便是巴纳克先生被称为“徕卡之父”的缘由。原型Leica是“制作”而来的,因为从工业化生产的概念上看,他没有规模量产,且基本属于纯手中制品,尚没有得到相对完整的产品工艺的支持。因此,两台原型Leica的诞生不能用“生产”或“制造”来形容,只能用“制作”来表述。在性能细节上,原型Leica装配了天塞结构的42mm镜头,具有1/40秒的快门速度,使用的胶卷是经过手工裁剪的35mm电影胶片,底片幅面为24×36mm。原型Leica算得上是照相机小型化的先驱作品,但更深远的意义却是,他撼动了当时4×5英寸幅面“木箱子”相机的垄断地位,开创了一个先进的主流胶片及相机结像幅面标准。

徕卡原型机

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直到战后巴纳克设计的小型相机才正式开始投入小批量生产,并在1925年举行的莱比锡春季博览会上展示性地推出了30台在原型Leica基础上改进而成的A型Leica照相机。A型Leica又被称为Leica I型机,他装载的是50mm f/3.5规格Elmar镜头,但仍未具备测距装置。在1926年A型Leica开始被B型Leica取代,B型Leica是早期徕卡相机中唯一使用康泼镜间快门(Compur shutter)的机型,他因此也被收藏家和徕卡迷们称作“Compur Leica”。B型Leica要比原型Leica和A型Leica先进许多,其快门速度能够在1秒至1/300秒之间调节,这使得组合曝光的自由度得到了显著扩展。

古董级别的徕卡 I型相机

徕卡II相机

B型Leica约生产了1500台,直到1930年C型Leica上市后B型Leica才正式停产。C型Leica的创意之处是能够更换镜头,他可以配用同步上市的25mm f/2.5广角或135mm f/4.5长焦镜头,这两支镜头均为精良的Elmar结构光学产品。徕卡相机的奠基机型是巴纳克亲手制成的原型Leica,而其发展历程的第一个产业化阶段是由A型Leica、B型Leica、和C型Leica续接完成的。需要说明的是,资深的徕卡迷只将A型Leica特称为Leica I型机,但收藏界也常常把A型、B型、C型这三款Leica早期机型统称为Leica I型机。

以“Leica”之名书写华章

必须知晓的是,Leica是由Leitz与Camera二组英文名字组合而成,他最初拼写组成的是“Leca”,后来为了防止与法国克莱乌斯公司1924年所推出的“eka”相机品牌发生混淆,才改成了“Leica”。从1913年“徕卡之父”巴纳克先生着手制作原型Leica机算起,至今徕卡已经徜徉于相机世界近百年,应该说Leica始终见证并推动着相机产业的发展轨迹。业界所公认的是,是有了巴纳克才有了今天的135规格相机,是先诞生了原型Leica机之后,才有了其后声名显赫的德国Leica相机品牌。

第一页    上一页    第1页/共5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