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政策推进 互联网电视时代到来?
近日,由于“以旧换新”政策的推进,互联网电视在国内市场开始热卖,成为今冬各大企业比拼的杀手锏。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中国互联网电视将赶超韩日。然而,在商家火拼互联网之际,“消费者对网络电视相关功能普遍比较关注,但基本上是问的多、买的少。”卖场销售人员说。
虽然互联网电视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它本身存在的痼疾,成为其目前发展的重要瓶颈。
专业调查公司奥维咨询预测,2010年,中国互联网电视的销售规模有望超过300亿元。有关人士分析,中国独特的市场环境将成就互联网电视。中国拥有超3.6亿户的互联网用户和超过5亿台的彩电保有量和全球最大的彩电市场(2009年仅平板电视销量就超过2500万台),这些是美国、日本、韩国都不具备的特殊条件。
此外,康佳网络电视平台主设计师郭斌认为,消费者在认知上有一定的误区:“电视上网并非意味着操作繁琐,网络电视也并非是年轻消费者的专利,康佳网络电视的内容支持平台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最齐全、最精准的,可以说是老少皆宜、各取所需、全家欢喜。此外,网络电视是可以升级、自己成长的电视,生命周期比普通平板电视更长,所以并不容易落伍。”
然而,中国互联网电视仍然存在一些痼疾无法短期改进。
接二连三的网络视频版权纠纷问题,是互联网电视的一大弊病。优朋普乐、搜狐等网站发起的“中国网络视频反盗版联盟”,先后以“盗版侵权”名义起诉电视厂商片源的主要合作伙伴优酷、迅雷等视频网站,至今仍无结果。这让互联网电视的片源陷入泥潭,进而使互联网电视与盗版产业联系在一起,片源问题则成为互联网电视发展的软肋。
此外,产业链和产业模式的不成熟,也是互联网电视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互联网电视所触及的,是广播电视和音像制品出版行业两大传统行业,在这种权衡较量中,互联网电视作为融合的产物,势必在起步阶段受到挤压和争执。这就导致互联网电视前景和发展出路实际上并不明朗。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说互联网电视是大势所趋,但现在只是起步阶段,商业模式还不成熟,电影、连续剧的下载涉及的版权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在目前的内容模式下,彩电企业一不小心就会侵权。”
互联网电视时代的到来?恐怕并非一时片刻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