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M4/3之王?奥巴E-P2对比松下GF1(7)

王朝手机·作者佚名  2012-03-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松下的20/1.7饼干头在光圈、性能、画质上都优于奥巴的17/2.8,已经被很多摄友列为Micro 4/3系统必备镜头

E-P2的机身防抖和优秀高ISO画质表现,搭配1.7大光圈镜头,是夜拍利器

抛开操作等感受不谈,我目前最喜欢的搭配是奥巴E-P2加上松下的20/1.7镜头。虽然松下的这颗镜头在焦段上和奥巴的17/2.8差距不大,但光圈可是远远的将其抛在后面。无论从背景虚化能力、以及对焦速度还有成像质量上来说,松下的20/1.7都占有优势。最重要的是,大光圈加上相当于4级效果的机身防抖,我宁可选择没有内闪的E-P2进行拍摄。虽然其AF速度仍比GF1+20/1.7慢,但差距也不是很大了。

操作布局及菜单功能架构对比

在操作布局上,GF1(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和E-P2差别还是比较大的,但相同的是都遵循了各自品牌的一贯传统的布局风格,因此如果您是奥巴或者松下的用家,那么相信上手度都不是问题。奥林巴斯E-P2采用了双拨轮设计,并且几个按键都可进行选择丰富的自定义,允许用户进行自我风格鲜明的操作设置。

GF1机背主要操控布局

GF1机顶主要操控布局

而GF1则相对更加偏向DC一些,单拨轮可通过下按操作切换选项,配合Q.MENU的快捷操作,和已经定义好的快捷键,用起来也算方便,只不过没有E-P2的可自定义性能那么强罢了。个人来讲,更喜欢松下的操作方式,并且松下的按键凹凸感比E-P2更好。E-P2存在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方向键外圈的拨轮比较容易误触。

E-P2机背操控布局

第一页    上一页    第7页/共25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