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与成方圆婚姻的聚散离合(图)

王刚与成方圆
1997年,我又再次登上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在微型音乐剧《天长地久》中,扮演了一位能歌善舞的照相者。
那里面有首歌,多年以后还被不少人挂记着:
你从东边,我从西边,走到一个相约已久的地点。
你从南边,我从北边,走到一个期待已久的时间。
你在我的左边,我在你的右边,手牵手心连心永不分开。
天知道,地知道,我的爱会让岁月知道,让岁月把承诺变老。
你知道,我知道,只有相爱的人才知道,什么,是最真最好。
那时候,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我和东方歌舞团的成方圆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开始了第二次婚姻生活。
我们很低调地处理两个人的事情,包括喜酒,就是两家人,简单地吃一顿饭。
但毕竟,两个都属于“公众人物”,真的想低调,那也是很难的。这段婚史,在当年见报率挺高的,媒体欢迎这种素材呀,所以当我的“绯闻时代”降临时,很多人的脑子还固化在这个时期。
大家对我的失望可想而知。
只能说:对不住,对不住善良的人们了。
在1998年,我们携手排演的经典音乐剧《音乐之声》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说到圆子(圈中好友都这样叫她),我挺佩服她,她真的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女人。
那时,她台上是主演,台下是总管。音乐剧头一轮在保利大厦要演十场,我天天下午还要到北京电视台主持两场《东芝动物乐园》,完了之后我自己开着车到保利大厦已经5点半了。圆子就在我们俩共有的一个化妆间,提前把凳子、椅子铺好,让我睡上二三十分钟。
虽然累,但是每天演完以后那感觉特别好。最后谢幕的时候,大家还跳着舞,向中间的观众、两旁的观众还有向楼上的观众敬礼。观众也不走,因为舞台剧它就有这样直接的反馈,它不像演别的。哎呀!那感觉真的很美好。
与圆子共同出演《音乐之声》的时候,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候。我们每天会收到很多鲜花,然后两个人抱着鲜花钻进车里。
往家开的时候,我记得成方圆说了一句非常发自内心的话:“天天这样多好啊。”
圆子曾说:“我和王刚有一种互补性,王刚属于传统的老派男人。”
可是,和圆子在一起的日子,我“纵酒使性”也到了一个高发期。
我的“酒史”,是从知青点——特别是26年的部队生涯中延续下来的。有美好,也有负面的插曲。
例如,我曾经在一个下雪天,在山海关某宾馆,把一个白天跟我斗酒的香港商人从被窝里拽起来:“起来接着喝!”搞得对方的下属跪在地上苦苦哀求……
说起来,很不好意思。
我这个德行,给了周边人,给我的家庭,给我妹妹王静,给了圆子不少的困扰。
有一次我喝多了,忘了为什么事有点生气,便跟圆子拌起嘴来。她开着车,到三元立交桥上时,我竟要拉车门跳下去……几番折腾终于到了家,一进大院却又不进楼门,还高呼:这不是我的家!至今也不明白,我怎么会说出这样让圆子伤心的话来。
夫妻随团去欧洲演出。在法国的时候,当地华人非常热情,一连串的酒场酒局。得意忘形之余,坏了,不行了,身子灵魂都在坠落了。他们把我送往枫丹白露的急救中心。
路上,我觉得自己挺不下去了,把眼睛闭上了,心想:死了算了,太难受了。
这是一次濒临死亡的体验。
记得成方圆掐着我的人中,酸痛酸痛的。终于躺在病床上,当两个洋人的脸朝我俯下来时,我彻底昏过去了。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急救,我醒了,下地了,出去了。当时我觉得踩的那个草坪就像踩云彩一样,身上一点劲儿都没有了。在湖边,还看见一对法国的青年夫妇在拍婚纱照。枫丹白露有很多孔雀,我在草坪上,在树丛里走。真是如诗如画的那种感觉,特美。新娘发出欢快的笑声,听起来也特别悠扬。
我真的是梦里、云里、雾里的那种感觉,自己晕晕乎乎的。真的是从死亡线上绕了一圈回来。
我能记住圆子每逢出门前的叮咛。
我能记住圆子提醒我的:当我在外面,难以控制自己脾性时,一定要理会一下她的暗示。
能记住,尽管多数时间很徒劳。
能记住,那曾经的甜蜜,及在甜蜜中的一份“苦缘”。
近些年在网上看到过一些东西,特别是关于我和圆子离婚原因所编的“情节”,让我不得不在这里花笔墨澄清:比如说我们是因为孩子去英国留学的学费而分手的,这个事情实属子虚乌有。
其实,我跟圆子都是很低调的人,不管当初结合也好,离了也好,都是不愿意让大家知道,因为这纯属是个人的事情。人家说了什么,你又不能去反驳,因为你反驳将会掀起又一波波澜,于是我们俩就什么也不说。
话说回来,这种事情一发生,我觉得对圆子特别不公平。离婚对两个人都有伤害,但是对女人的伤害尤其大,十之八九都是如此。
但是由于种种因素,两个人想白头偕老却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事情。真的,在这儿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三年前某日要飞上海,正候机呢,忽接到东北挚友吴学刚电话,披头盖脸就数落我:“大哥,这就是你的不对啦,前嫂子刚从你面前走过,你咋理都不理呢?!”啊?我急忙站起四顾,没她呀?我回头又问:“学刚,我一直在低头看报纸,真没看见啊。”吴学刚说:“人家说你装没看见,刚才给我打电话,老气愤啦!”——天地良心,可我真没看见啊!
如果允许我客观地发表一些意见的话,我想说,两个人好了在一起,不好了分开,这中间肯定有它的原因。并且,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原因。我跟圆子之间也是这样,我们在一起,然后又分开了,其中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列位看官们大可不必理会八卦杂志上的“故事”。无论如何,我们以一种成熟理性的方式分开了,也许爱情不在,但是那种感情,那种对以往婚姻生活的共同记忆,还珍藏在我心间。
我是过来人,对感情也算有些经验及教训,所以对于主张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夫妻一出现裂痕就拿孩子做阻拦分手的小“人质”的年轻夫妇,我想说的是,如果两个人经过理性的考虑和长期的试验后发现在一起并不快乐,或者说两个人一直不在一个“频道”上——请记住这个重要的前提,分手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一言以蔽之,如果真想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最重要的不是果决离婚,而是在结婚前就持审慎的态度,想好了再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