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恐龙蛋【恐龙蛋】 动物世界

恐龙蛋化石
晚白垩纪,在中国粤北南雄盆地,曾经活跃着大量的各种各类的恐龙;到如今,该盆地内的“红层”中蕴含的丰富的恐龙化石及恐龙蛋,其原始状况保存相当完美,真实地记录着晚白垩纪不同时期的恐龙种类,成为科学家们研究恐龙问题的最直接和最珍贵的一手材料。
因此有地质研究专家指出,这里尤胜于北美西部蒙大拿,是目前世界上研究恐龙灭绝问题的最佳地点,也是亚洲惟一的最佳地点。然而近日,记者获悉,多年来,南雄盆地这些珍贵的“活化石”却得不到妥善的保护,面临着被严重破坏的处境,如何保护南雄红层恐龙化石资源已经迫在眉睫 .
南雄“红层”盆地,是一块北东-南西向延伸的狭长盆地,面积约1800平方公里,其中主要部分位于南雄境内。1928年,我国地理学家冯景兰正式把其命名为“南雄红层”。
据南雄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林有利介绍,南雄红层包括白垩纪和老第三纪两个时代沉积物,其中白垩纪时期正处于恐龙风靡于世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恐龙在这里生长繁殖,它们死后的遗骸被水冲进南雄湖泊中淤埋,历经沧桑,就变成了今天的化石。
1979年,北京自然博物馆在此挖掘出一窝恐龙蛋共29个,是现今世界上(同属种类)保存最完整、数量最多的一窝。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恐龙蛋化石大约代表着40多个不同种类,而南雄就发现了14个种类。
同时,这里的地质遗迹原始状态保持完好、清晰分明、延续完整,在世界上都极具典型意义,因此,中国科学院著名恐龙研究专家赵资奎教授指出,南雄红层是目前世界上研究恐龙灭绝问题的最佳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