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动物门(Mesozoa)【古无脊椎动物-蠕形动物门】 动物世界

中生动物门(Mesozoa)
构造十分简单的小型多细胞动物。中生动物仅具一层表皮细胞和若干轴细胞。营寄生生活,寄生于扁虫、纽虫、多毛类、双壳类、蛇尾类及其他动物体内。仅中生动物一门。中生动物可能是较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1839年,克罗恩在头足类的肾脏里发现了双胚动物,1877年,E.van 贝内登对这类动物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它们是介于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之间的中间类型,因而名为中生动物。
中生动物的形状有细长、短圆,或者是有分枝的。体长约0.5~7毫米。体表有一层纤毛表皮细胞或称体皮,由扁平细胞组成。前端分化形成极帽,用以附着宿主的细胞。中有大细胞,多呈蜂窝状,形成中轴,称为轴细胞,中央或有一腔,有纤毛。轴细胞可分化为生殖细胞,或行有性生殖,或行无性生殖。
全世界已发现的中生动物不足100种,中生动物门下仅有一纲──桑椹纲、二目。①二胚虫目(Dicyemida):寄生于头足类肾脏内,个体极小,丝状,头部稍大,体被纤毛。如二胚虫)。②直泳目(Orthonectida):在生活史的一个时期中,寄生于棘皮动物、纽虫、涡虫、若干环节动物或瓣鳃类动物。体小,多纤毛,如Rhopalura ophiocoma。
1888年,B.哈切克发现中生动物与腔肠动物的浮浪幼虫结构十分相似,因此,他把中生动物命名为似浮浪幼虫纲,并把这类动物并入腔肠动物。大多数动物学家认为中生动物由扁形动物退化而来,而把它们附入扁形动物门。关于中生动物亲缘关系,历来就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这类动物由低等后生动物退化而来,一是认为它们是最原始的后生动物。也有些学者认为:生物由于不是梯型进化而是分叉的树枝型进化,所以在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和多细胞的后生动物之间,根本不存在中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