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龙化石的新发现对其体型大小有了新认识【古爬行类动物】 动物世界
在偏远的南极岛屿上,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远古海怪”的骨骼化石,这种体型庞大的史前海洋生物要比驼背鲸还要长,牙齿就像一棵黄瓜大小。据挪威奥斯陆国家历史博物馆负责此次挖掘工作的吉恩•赫鲁姆称,这种1.5亿年前的海怪体长超过了50英尺,它可以攻击迄今历史上发现的任何超大海洋生物,并用锋利的牙齿将其骨骼咬碎。
最初这种海怪是于2006年在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的斯匹兹卑尔根岛(Spitsbergen)上发现的, 推估其生活年代在距今1亿5000万年前的侏罗纪.那儿是蕴藏丰富海洋生物化石的北极荒芜之地。赫鲁姆说,“当我们发现这些骨骼时立即意识到这是非常特殊的史前海洋物种,巨大的骨骼碎片和骨骼结构告诉我们它的体形非常大。”2007年夏天,赫鲁姆考古小组重返这个北极岛屿对骨骼化石进行挖掘。考古小组徒手翻遍了数百吨岩石,同时他们还得警惕北极熊的攻击,最终他们发现了这种动物骨架的大部分骨骼,其中包括:头骨的一部分,从而推测其头骨大约有10英尺长;几近完整的前肢骨骼;餐盘大小的椎骨部分。

发现这种海怪可能是上龙的一个物种,上龙与其他蛇颈龙物种存在着显著的差别。上龙的颈部很短,长着很大的头部,在2亿-1.45亿年前的侏罗纪它们是海洋中的高级掠食者。据挖掘工程单位的奥斯陆大学自然史博物馆胡伦博士表示,新发现的斯瓦尔巴群岛上龙身长15米,要比先前最大的海生爬虫、出土于澳洲的另一种上龙——克柔龙大上20%。 这些最新挖掘的海怪骨骼将在奥斯陆国家历史博物馆进行展出。
巨怪上龙出土于2007年8月,再带到奥斯陆的自然史博馆。挖掘过程中,考古团队在强风、暴雨及冰寒中工作,另外还不时遭逢当地北极熊攻击。他们用手除去数百吨岩石,挖掘出巨怪上龙的口鼻部、许多颈背部及胸肩带化石以及一个近乎完整的鳍状肢化石。只是,很不幸的,当地有条小河流经巨怪上龙头部所在地,所以颅骨大半已被冲走。而专家初步分析后认为,巨怪上龙是全新的物种。

美国阿拉斯加州大学北方博物馆蛇颈龙专家帕特里克•杜肯米勒是参与挖掘工作的考古小组成员之一。他对此进行评论:“它不仅仅是一个具有考古意义的史前动物标本,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蛇颈龙有关的最大的史前海洋物种骨骼,同时也证实了在恐龙时代的北极地区居住着体形十分庞大的海洋动物。虽然我们未获得完全的骨骼结构,但我们已发现主要的重要骨骼部分。令人惊讶的是,它的前肢竟有10英尺长。”据了解,这些骨骼化石是发现于距离北极800英里的永久冻结带,这里是史前大型海洋物种的“墓地”。据赫鲁姆描述,这儿是世界上史前海洋爬行物种骨骼化石最丰富密集的地区之一。
除了巨怪上龙的化石,挪威团队还发现另一只上龙的化石,有一些颅骨、牙齿碎片及脊椎骨已经曝露出来,另还有许多等待挖掘。专家们预计2008年底将回返斯瓦尔巴群岛,挖出第二只上龙的化石。他们认为第二只与第一只属同一种,而且可能一样大。胡伦博士等人迄已在斯瓦尔巴群岛找出40种海生爬虫类,除了那两只上龙以外,还有长颈的蛇颈龙及鱼龙。
在1.5亿年前,这种海洋生物漫游在温暖的海水之中,死亡之后沉入海底的沙层,其尸体保存在柔软泥土层中。赫鲁姆称,目前该地区共挖掘出40多具属于长颈蛇颈龙和像海豚外形鱼龙的骨骼化石,此外,去年还发现了一具上龙骨骼。近期所发现的海怪骨骼是所有挖掘出骨骼中最大的。赫鲁姆说,“它可能长着许多牙齿,如果我们对挖掘地点的山丘进行深入挖掘有可能会找到更多的头骨部分,但我们必须首先移除这个山丘。”科学家们计划今年夏天再次来到斯皮特斯伯根岛时能够挖掘出第二具上龙骨骼化石。蛇颈龙专家理查德•佛瑞斯特与英国纽沃克博物馆进行交流沟通后指出上龙骨骼化石十分罕见。随着史前海洋生物的体形更加庞大,它们处于最顶层的食物链,人们对最顶层食物链物种的认识很少。
由于上龙属于海洋爬行动物,它们有着缓慢的食物新陈代谢,很可能一次进餐后会间隔很长时间。佛瑞斯特指出,如果这种海怪吞食了一只较大的蛇颈龙,很可能数个月内它不需要再进食了。通常上龙被认为是一种伏击型掠食动物,它们使用巨大的鳍状前肢快速游向猎物并发起攻击。
佛瑞斯特说,“我们不认为这种海怪擅长巡游,但是它们非常擅长在海水中加速冲刺,因此它们潜伏在海底深处可对猎物发起快速攻击。上龙具有很强大的咬嚼力量,能够杀死任何现今或已灭绝的海洋生物。”他还指出,在其巨大的头骨中较大的空隙中肌肉组织具有很强的咬嚼力。估计它们能吃下像小汽车一样的猎物,一口就能吞下其一半身体。并称,近期发现的一具23英尺长的蛇颈龙骨骼化石现已证实是遭到上龙的攻击致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