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V在SaaS系统成熟度模型中寻求定位
在近期由ISV(独立软件供应商)所参与的一次网上研讨会探讨了如何在提高成本效益、降低系统风险的前提下,让ISV的应用平滑移植到SaaS和云计算的方法。另外,与会的ISV都参加了调研,评估他们目前处于SaaS的哪个阶段,以及12个月后他们又会发展到什么阶段。
有关SaaS的成熟度模型可以被定义为五种阶段:
阶段0-Web能力:ISV应用可以通过web浏览器被访问,终端用户无需在他们的桌面上安装任何应用。
阶段1-托管:ISV应用被托管,客户无需在他们的数据中心里安装任何应用。
阶段2-自助服务:终端用户可以自定义应用(比如配置仪表盘、报表、数据、工作流程),无需进行任何代码编写。
阶段3-多租户:ISV可通过单一应用、数据库和安全机制支持多客户。
阶段4-云扩展:ISV可以在一个云基础架构中部署他们的应用,自动化进行升级或扩容。
在这个成熟度模型里,阶段0-2能为ISV客户提供更高的价值,而阶段3-4能降低ISV的成本,兼扩展他们的运营。对ISV而言,阶段3和4价值的敏感性在于ISV所需要支持的客户数量,以及如何满足不同客户的自定义等级要求。
基于这一成熟度模型,有半数以上的ISV表示他们目前都处在最基础的阶段-即web能力应用阶段。至于未来12个月后的发展,大部分ISV将目标锁定在提供自定义的自助服务,也有少部分ISV计划在12个月后实现多租户,甚至云扩展解决方案。
虽然这次研讨会的ISV参与者不是很多,调研也不是很正式,但却能从一个侧面体现出ISV希望找到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将应用移植到SaaS环境的要求,而不是一股脑地去重新编写一次软件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