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对970万中小企业无异杯水车薪
昨日,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原发改委副主任李子彬在评述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时表示,创业板对中小企业融资无异于杯水车薪,更多是精神上的鼓励。
在由阿里巴巴主办的APEC中小企业峰会“环渤海分论坛”上,李子彬认为,中国中小企业的困境已经到底,但是要“复苏”还需要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国际需求不振,一个是融资渠道不畅。
他表示,国际需求目前来看还很难解决;而第二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改善迹象,特别是对于创业板的开放。李子彬评价这是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积极信号,不过他同时表示:“创业板现阶段预计是100亿到200亿元的融资规模,就算一个企业融资1亿元,顶多解决200家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而我们有970万家中小企业,这点融资额只能说是精神上的鼓励。”
李子彬认为,要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依旧在于银行信贷。尽管今年1-5月份,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信贷已经接近信贷总额的27%,远高于去年13%的份额,但是依旧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
他表示:“银行倾向于对大企业、大项目的支持。这是由于大银行的天然属性造成的。美国有9000家银行、中国香港有1000家银行,很多都是小银行。而我们只有120多家银行,都是比较大的银行。大银行肯定愿意做大项目。”
他建议,国家应在要求各银行设立中小企业贷款专门机构的同时,也应该降低设立中小银行的门槛。鼓励开办地区性小银行、社区银行。“这些银行由于资本金少,只能做中小信贷,是中小企业,甚至是个体工商户的天然盟友。”
与此同时,李子彬认为,中小企业要从此次危机中吸取教训,特别是规范财务管理。“没有规范的财务管理,就不会有任何融资途径。无论是风投还是银行都不会给没有规范财务管理的中小企业融资的。”
论坛主办方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梁春晓认为,整个经济真正的回暖和复苏需要3到5年一个比较长的恢复过程。而李子彬则认为,只有解决需求、融资两个问题中的一个,中国的中小企业才能全面恢复元气。“我认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U形反弹比V形反弹更稳健。”李子彬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