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跑梦泉景区介绍
虎跑泉为杭州名泉之一,水质纯净,甘冽醇厚。用虎跑水泡龙井茶,清香溢口,沁人心脾,被誉为“西湖双绝”。郭沫若曾赋诗赞道:“虎去泉犹在,客来茶甚甘”。虎跑泉水有较大的分子密度和表面张力,在盛满水的杯子中轻轻放入五分硬币,硬币能浮在水面而不沉。即使水面高出杯口达三毫米,水也不外溢。虎跑的水据专家们解释是:因为这里的泉水是透过难以溶解的石英砂岩渗流出来的,每公升水所含可溶解的矿物只有0.02 至0.15克,因而既甘冽,又无菌,这样的水质对人体有解析多余盐份的保健作用。虎跑水泡龙井茶叶历来被世人称道。
虎跑梦泉游览虎跑的乐趣在泉,进入山门之后,两旁脚下便是一股潺潺的清泉丁冬做响,水声淙淙,如鸣佩环,这从山上泉眼处流下来的泉水的路程处,便被称为听泉。行至半山只见壁上刻着“虎跑泉”三个大字,这是西蜀道一的手迹。从这里可以看到山下的天王殿。据史书记载,虎跑所在的地方原称大慈山定慧寺,寺庙始建于唐代开成二年(公元837年),起初命名为“资庆寺”,到了唐僖宗年间(公元875—888年),才改名为“大慈定慧寺”。清代同治年间,寺庙经过了大规模的修整。
虎跑寺是全国罕见的有两座大庙的寺院,这里面有段趣话:相传当年建寺的性空圆寂之后,他的两个弟子就接替他主持寺院,谁知大师兄利不同均,私吞香米钱,二师弟一气之下,在二凉亭正对的路上又建了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半路上拦去香火钱,山上原来的寺院就很少有人上去烧香了。大师兄情急之下,就在转弯处立了“虎跑泉”的照壁,以示山上的寺庙才是正宗。
再踏节前行就到了滴翠崖,只见前面有一只雕塑的老虎与真虎一样,这就是虎跑泉眼的所在地。虎跑泉水是由虎跑的地势自然形成的。虎跑位于沟岩之中,四周被大慈山、白鹤峰等山岭所包围,从而形成了一个马蹄形的汇水洼地。从地质构造来看,这一带山岭的岩层为千里岗砂岩,岩石向东南方向倾斜,倾角较平缓呈45度,虎跑泉就在岩层斜角的下方,因而落到山岭的雨水渗到地下成为地下水,地下水沿着岩层而渗出,从而使虎跑泉大旱不涸,而且水量充足,每秒钟可达两升以上,这便是观泉。
山路尽头便到茶室,可以小坐休息,用清澈纯净的虎跑泉水冲泡龙井茶叶,茶叶清香四溢,茶味沁人心脾,称为品泉。顺水道踏节而上,便来到滴翠崖下,只见一股清澈的泉水从山角的石缝中涌出,寒气袭人,取一盏清泉在手,在水面上面放置一枚五分硬币,只见清泉似胨托着钱币不沉,这便是试泉。
虎跑梦泉沿虎跑泉左面山径拾级而上,不远处有一组梦虎石雕,性空和尚面目慈祥,闭目斜卧,边上有二虎,形象生动,粗犷有力。整座雕像布局得体,线条刚柔相间,很有意趣,这里便是梦泉之处了。这组高5米、长9米的“梦虎”雕塑,就是根据“虎移泉眼”的民间传说而创作的。那个白发银须,双目微闭,手捻佛珠,安详地侧卧在山崖之中的老和尚就是性空,右侧两只老虎正在刨地作穴,清泉从虎爪下面涌出流入池内,石壁间有当代书法家沙孟海所书的“虎跑泉眼”四个字,“梦虎”二字出自著名书法家顾廷龙的手笔。
虎跑茶室边上是济祖塔院,是宋代济公圆寂葬骨之处,院内五幅浮雕记录了济公的生平事迹,正中一幅是济公平生像,这些浮雕,从左至右分阶段别是济公斗蟋蟀、运木古井、飞来峰传奇、疯僧扫秦桧,概括了济公生平的主要事迹。这座混凝土建筑的塔院系民国初年的建筑,后来有以扮演济公出名的著名演员游本昌捐资5000元人民币加以修葺扩建,形成了目前的规模。
茶室前沿级而下,可至弘一法师纪念馆。弘一法师1918年在虎跑出家。纪念室建于1984年,室内分三个部门,陈列着百余件李叔同生前的实物展品。李叔同,浙江平湖人,1880年生于天津,1905年留学日本,回国以后,他执教美术、音乐等学科,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剧社——春柳社,并把欧洲的西洋画、五线谱介绍到中国。39岁时他在虎跑寺剃度为僧,法号弘一。法师是一位爱国者、著名艺术教育家和佛学高僧。纪念室门口还有一座弘一塔,是建国后在丰子恺及新加坡广洽法师等人的资助下建造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