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亟待加强字体知识产权保护
近日,中国文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心召开字体产业发展及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政府有关部门领导、法律专家与字库生产厂商共同探讨字体产业发展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与会人士认为,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发展字体产业、保护其知识产权对汉字文明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汉字具有数千年历史,承载着传承文明、记载历史的重任,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当今,汉字与计算机产业结合已是大势所趋,汉字文明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社会对计算机字体作品的丰富性及审美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为计算机字体产业发展带来强大动力。然而,“字体产业发展正受到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困扰。”
据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昆介绍,目前字体处于被随意下载使用的状态。以方正静蕾简体字库为例,目前使用量已达30万套以上,但通过合法途径购买的仅有2698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字体产业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问题。方正电子已就一些企业的字体侵权提起诉讼。
会上,有专家指出,汉字的组合结构及其表意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艺术性,这是中华民族可引以自傲的知识产权,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将使字库字体创作企业的投入产出比面临巨大挑战。对企业而言,制作计算机字库字体是一项投资,如果投入产出比无法达到一定的平衡,企业生存将出现问题,更谈不上进一步积极创作。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出品的字体产品只有421款,而日本接近3000套。
目前,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以及法律界已意识到这一问题,此次字体产业发展及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等活动传递着保护字体知识产权、发展字体产业的积极信号。刘晓昆表示,“相对于诉讼获得经济赔偿而言,我们更希望借此让中国人更加关注计算机字体的知识产权保护,在促进字体产业发展的同时,更要保护、传承并创新我们的文字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