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缘博客:对话英特尔马宏升——信心的力量
最近在一次公司内部的员工交流会上,在互动环节有位同事问到公司将以如何的态度应对目前的金融危机,会有哪些调整......同样的问题在邮件中、在MSN上,甚至是朋友吃饭聊天,也是最近必然聊到的话题。因为目前的外部环境瞬息万变,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持续的在思考这个问题、回答这个问题,有部分人的观点是降低成本、减少投入等方式,是保守的过冬派;也有很多企业在危机中寻找机会,加强投入和扩张市场,更乐观的面对金融危机。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上,信心起到关键的作用,只有对市场、对产品、对行业有信心的企业才敢于选择后者,反之则很有可能在危机中被淘汰。
2009年4月28日早上,我在英特尔公司见到了英特尔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马宏升先生,在近一个小时的交流中,从他身上看到的是处处体现出在危机中仍然对技术、对市场、对发展的信心不变。
第一,坚持技术创新战略的信心。访谈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no change”(没有变化),马宏升对很多问题都不断的重复着,英特尔对相信技术、相信创新能够带来创造性的产业进步和发展,仍然坚信不疑。他强调越是在危机下,就越要坚持企业正确的核心战略,英特尔在40多年来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各种外部环境变化和危机,从来都坚持核心战略,事实证明是非常正确的,他们还会这样做下去,越危机,越创新。在谈话中我感到,他的这些回答有些时候表现出的已经超越信心,好像是一种信念,毫不犹豫的、坚持着自己企业的战略。
第二,坚持用户和市场发展的信心。有些例如关于PC市场需求开始放缓,上网本增长抢占笔记本电脑市场等话题,马宏升总是微笑着非常自信的说:“不会的”,他提到未来不可准确预测,可能也不能给出非常准确的研究数据,但可以分享的是互联网的变革时代才刚刚开始,笔记本一定会继续高速增长,PC市场一定会继续细分,IT产业一定会有更新的、更好的科技产品不断的进行更新换代,更新速度一定不会减慢,价格一定会更便宜等等,这些一定在之前几十年都在发生,在未来将继续发生,并且变革会更加迅速,让每个人都连接互联网是驱动英特尔创新和前进的动力,也是整个IT产业的希望。至少我相信这些“一定”,不可能每项研发的IT技术都能获得市场认可,但是我们整个IT产业对用户和市场不断发展的判断,满足用户需求的渴望应该成为发展动力的根本。
第三,危机下投入的信心。马宏升非常激动的分享着英特尔总结出来的“成功算式”,那就是危机下做长远的投入一定是正确的。最近的一次例子,在2001年的时候同样是经济滑坡,当时的英特尔CEO贝瑞特博士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巨资,后来证明在经济好转时抢得了市场先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甚至有评论说当时的投入还应该更多。其实我认为危机下投入更多的是策略,是时机的选择,但是对于英特尔无时无刻没有想着对企业中长期的发展布局和投入,马宏升先生简历中细节的发现他其实主要“负责协调公司的战略规划,从而实现长期增长目标、开展各项业务、结成战略联盟并进行并购活动。”在很多公司首席营销官都会负责更加短期的直接销售数字,而在英特尔这个职位更多的是肩负长期增长的规划和目标,意味深远。
第四,对内部执行力的信心。我与英特尔大概几十位同事接触过,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每个人除了对英特尔战略的信任和文化的认同,就是在工作中极强的执行力。这个问题其实是我个人最想问马宏升先生的,如何使英特尔这么庞大的企业,使每个人都拥有极强的执行力。答案也是简短和清晰的,马宏升习惯性的站起来到小白板面前,写下“Plan-Do-Check-Act”在英特尔内部的执行力四步骤,并且强调一点,就是在每个步骤中我们都会将工作做得最细最细的地方,如果有问题要最及时的去协调和解决,并且从上到下的去贯彻。也许就是这样的注重细节、注重及时的企业文化,保证了英特尔能够随“芯”而动,同时也是英特尔战略实现和坚持信念的基础。这点值得所有希望增加执行力的企业去学习和借鉴。
第五,给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建议 -- 对中国品牌自信,亲身接触用户。马宏升非常愉快的回顾了在现场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场景,他认为是自己终身难忘的经历。他表示在奥运会之后,整个中国的形象在全球已经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中国企业要对自己的品牌有充分的自信。同时,如果真的想在国外市场做好,他建议企业负责人可以过去住一段时间,亲身体验当地的市场和环境,同时亲身和用户去接触。其实在采访过程中,他经常用到之前在中国与用户交流的例子。如果我们反过来看英特尔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很好的企业本地化的“教科书”。
马宏升给我的印象是思路清晰、简单直接,他传递的这五点信心,坚信企业战略、坚信市场潜力、坚信危机下投入、坚信执行力贯彻、坚信中国品牌,希望能够分享给所有中国的企业家,为共同度过这次的金融危机提供些思路,就像马宏升坚信技术创新一样,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在中国诞生伟大的世界级领袖企业。让我们共同携手,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文/李琪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