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和广东中医院启动信息整合项目

(2009年4月24日,广州讯)一个针对中医临床特点,兼顾中西医学差异的现代医院临床科研信息整合平台即将被开发出来。

今天,广东省中医院与IBM公司共同启动了该院临床科研信息整合平台一期项目,标志着中医药医疗服务和科研将搭载上先进的信息技术快车。
一期项目将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住院病人完整信息整合平台。该项目将帮助医院解决复杂的临床信息集成问题,提高临床信息的再利用能力,为临床科研搭建技术平台来实现总院和分院信息共享模式,同时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医院辐射区域医疗信息应用与共享服务能力。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陈达灿、邹旭、卢传坚,IBM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博士、IBM中国地区政府与公众事业四部总经理刘洪、IBM软件服务与行业解决方案大中华区总经理胡晓专等出席了启动仪式。
中医药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诊疗思维和诊疗语言,治疗过程中又特别强调辨证论治和个性化,这都成为了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时的难题。作为全国年服务患者人数最多的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面临着如何将每年近500万人次的庞大的临床病例信息,以信息化技术为载体,进行管理、分析、研究的难题。
为此,该院与IBM公司签定合作协议,开发先进的针对中医院的临床科研整合平台,并顺利通过的0期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完成前置项目验证,IBM公司和广东省中医院紧密合作,清晰整合分析历史数据,克服了诸多技术挑战,以帮助在一期阶段实现中医院院部和各个科室之间复杂医疗数据的整合和信息的共享。此平台的核心是基于标准化的临床信息模型,它能在医院的各个科室之间实现高效的信息共享,最终还将与医院外部的其他医疗机构实现信息共享。
在整个广东省中医院的体系上,临床科研信息整合平台将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信息管理和共享系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以标准为基础的、可互操作的电子病历解决方案;临床科研信息整合平台可以将病人对自己症状的叙述、病人或医生观察到的疾病表现、检查和检测得到的数字结果、检查和检测得到的影像结果进行整合,实现数据和应用的整合。这有助于病历实现标准化,极大地方便医疗分析,为医学研究和临床质量控制提供数据基础;可以帮助实现跨部门和跨地区医疗机构之间病历共享,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为中医药临床科研提供重要的信息平台。
特别是,临床科研信息整合平台还结合了IBM先进的语义技术,可以系统理解和分析特定临床记录内容的准确含义,还能处理各种不同的语言习惯,以应对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语境的差异。病历中的所有信息,无论格式、术语、还是语言的不同,都能处理成一个标准化的文档。这将使医院内以及医院外部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更容易。
21世纪的医疗保障体系必须是以病人为中心组织服务,它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向病人提供帮助,使病人有能力为自己负责。第一,向病人提供相关信息资源;第二,让病人参与医疗卫生服务的计划和管理;第三,建立信息服务体系,让病人能够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得到所需要的信息;第四,根据病人的就医经历,评价和运转医疗卫生服务;第五,帮助医生提高支持服务能力。今天,临床科研信息整合平台在中医领域的这一创新应用,无疑将会对中医发展以及21世纪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IBM倡导智慧医疗,而临床科研信息整合平台有助于在全世界实现更智能的、互联的、基于开放标准的医疗信息系统。这些创新技术将使医疗系统更智能化、更有效、更容易访问、也使更多人用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