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中小企业为何不借银行反借高债
背景
武汉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张红主任介绍,据不完全调查统计,本地约12万户中小企业中,七成以上企业从未向银行贷过款,是众多中小企业“不差钱”?对于众多资金链紧张的中小企业来说,这个答案显然是错误的。记者经过多方探访和调查解开中小企业融资难疑点:
放贷慢 抵押门槛高
本月中旬,本地一门窗公司接到一笔3000万元的订单后,急需资金周转,用设备抵押以12%的年息向小额贷款公司贷款200万元。而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仅5.31%。
宁愿以高出一倍多的利息向小额贷款公司借款,也不向银行贷款?该企业负责人梁女士称,银行放款时间过长,不如向小额贷款公司借款更快,“利息高点也没办法”。“要是找银行贷款,且不说能不能放款,就算能贷也得等上两三个月,到那时,黄花菜都凉啦。”
另一家永康船舶相关负责人李大华介绍,该企业为武汉船厂、青山船厂提供配套生产,2007年向某银行贷款,当时以设备作抵押,考虑到今后还有融资需要,提前还贷款以留下良好的信用记录。不想到了2008年,银行融资政策变化,生产设备抵押融资无法获得贷款,只好作罢。
今年年初,为配合4万亿救市计划,银行加大放贷力度,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个疙瘩为何难解开?“尽管银根放松了,但因为中小企业融资量不高,贷款还是很难。如果能像大企业一样,利率降一点,政策放开一点就好了。”采访中,不少中小企业业主发出这样的感慨。
金融危机下,银行对民企惜贷
记者了解到,根据人行武汉分行营管部统计,今年1月末,中小企业各项信贷融资余额为3688.43亿元,比去年年初增加205.71亿元。新增贷款主要集中在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等四大领域。
长期从事信贷工作的银行人员王先生称,“一二月份的贷款规模的确增长迅猛。但银行放贷资金流向主要是配合中央刺激经济的举措,90%被国有大中型企业垄断。”
王先生称,由于难以掌握中小民营企业的真实情况,给其放贷“心里没底”。通常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可变因素太多,难以提供担保和抵押品,金融危机下银行对中小企业更为“惜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