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推免费管理软件“一箭双雕”打造双赢
3月31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子公司阿里软件宣布:阿里软件将投入10亿元,向中小企业推广管理软件,并承诺未来三年免费使用、培训。这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软件业为帮助国内中小企业“过冬”所推出的最大手笔。
在业界人士看来,阿里巴巴此举主要是希望能在金融危机之下,通过推广免费的管理软件,给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一定帮助,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同时,帮助中小企业也就等于帮助了阿里巴巴本身,这是一个“双赢”之举。
不差钱力推“钱掌柜”
阿里软件此次投资10亿,推出的面向中小企业的首款管理软件 “钱掌柜”,包含“财务、进销存、客户关系管理”企业管理三大核心应用。“钱掌柜”在线财务版本就集成了阿里巴巴集团独有的电子商务资源,中小企业主可以通过“钱掌柜”直接进行网上付款等业务处理,还可通过“钱掌柜”,在线申请“阿里贷款”。
阿里软件总裁王涛向媒体表示,他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款免费的管理软件发起面向中小企业的管理软件普及风暴,在三年内使1000万家中小企业使用自己的平台,并将中小企业管理软件普及率从10%提升至40%。
“十亿元全部是真正真金实银的现金。”王涛还表示,不排除三年后继续提供免费服务,“我们暂时还没有考虑到盈利的问题。”另外,他还透露,集团目前握有20亿美元现金流,在助力国内企业升级转型方面,集团投入“可谓是不惜力,不差钱。”
中小企业将从中受益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内数万中小企业迫切希望借助管理软件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市场快速反应能力,改变原有的粗放式管理,进而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而阿里巴巴此次投资十亿、免费3年推广管理软件,正是看重了中小企业的需求。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应用水平还很低,外界普遍认为管理软件普及率仅有一成。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更是显示,去年企业资源管理软件在中小企业中的普及率仅为4.8%。管理软件普及率低,表明了这块市场亟待开发。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胡昆山就表示,中小企业软件管理市场潜力巨大,我国的软件产业日前正处于一个上升的趋势,市场容量不断地扩大。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作为中国经济中坚力量的中小企业群体,正处在一个艰难的时期,应该受到软件产业界的关注。因为占据中国99%的企业数量、60%以上的GDP、40%以上的税收和75%就业岗位的中小企业特殊群体正在崛起。
虽然中小企业对管理软件的需求很大,但是由于传统管理软件应用成本和技术门槛过高,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成本也很高,很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管理软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仍是“奢侈品”的代名词。目前,即使在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90%的中小企业仍然用不起、用不好管理软件。
此次,阿里软件推出“钱掌柜”,并承诺三年内从软硬件采购、软件升级到服务培训的全面免费,让中小企业无需投入即可实现管理体系的转型升级,这将使得中小企业从中受益。
“一箭双雕”打造双赢
阿里巴巴此次斥巨资,打造“钱掌柜”,不仅是帮助金融危机下的广大中小企业,也是在帮助自己,这是一个“一箭双雕”的妙招。
首先,阿里巴巴打造“钱掌柜”,并通过免费的方式让中小企业使用,无疑能对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提供帮助。管理软件系统的使用将帮助中小企业逐步规范企业的运作行为,从而在整个市场竞争中降低运营风险。免费使用的方式对于资金相对有限的中小企业具有很大吸引力。另外,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企业对管理软件需求和变化,速度显得更加突出,阿里软件将提供三年内软硬件采购、软件升级和服务培训等相关服务,免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其次,阿里巴巴此举也是间接帮助了自己。像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子商务企业和传统行业企业其实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面对“全球经济冬天”,双方的合作应该更加密切。阿里巴巴的服务对象主要就是中小企业,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救中小企业等于救自己。业界人士指出,“中小企业是阿里巴巴的主要客户,阿里巴巴帮助它们渡过难关,实际是在帮助自己的衣食父母。”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也能通过免费管理软件的推广,进一步增加中小企业与阿里巴巴间的黏性和忠诚度,通过双方一起“抱团过冬”,从而打造双赢。(文/陈晓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