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安全架构由应用虚拟化“落地”

王朝数码·作者佚名  2008-12-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企业内部网络的规模,往往由网络终端计算机的规模来决定,但是“牛×”的光环却带来更多的信息安全隐忧。

因为对企业内部网络来说,访问终端就是一个个的“门”,当“门”越多的时候,“破门而入”的威胁自然就越多。之所以现在有太多安全风险存在,就因为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局域网络的终端越来越多,而终端在IT架构中太多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了网络安全的巨大隐患。

为什么作为网络构成基础的终端计算机,反而成为网络安全的隐患?如何才能恰当解决这个问题呢?

终端:网络肌体薄弱处

在企业的IT环境中,往往终端数量巨大,其形式多样化、部署分散、不被重视、安全手段缺乏的现状已成为信息安全体系的薄弱环节。权威统计数据表明,企业的安全损失有80%来自企业内部,终端安全管控是重中之重。

虽然终端资产的重要性级别通常低于网络中的交换机、路由器等核心网络设备以及各种业务主机和服务器,但终端数量众多,而且是组织日常办公和业务运行的载体。如果终端安全受到威胁,即使网络中的核心设备安然无恙,整个网络的业务运行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目前,传统安全厂商的产品很难真正实现对所有局域网内的终端都实现一体化安全管理。原因有二:一是缺乏统一的网络技术标准限制了终端安全产品对网络设备的兼容性;二是各种新应用和新攻击层出不穷。

传统的计算环境也在发生革命性变化。在日常运营中可以发现,在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IT环境中,应用的核心引擎已经向数据中心转移。当终端作为一种轻便的接入方式后,用户通过桌面的各种应用可以通过数据中心接入整个信息网络系统,如ERP、CRM、BOSS系统和计费系统等。但传统的安全体系架构有一些致命性问题,如安全策略难以统一,而且桌面应用过于强大。正是由于传统桌面操作过于强大,每个员工又可以做很多额外工作,因此造成不确定性过高。

对于信息安全的实施与管理来说,控制终端、控制应用是首要任务。在实际的企业IT环境中,信息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几乎都是由人产生的,而人通过类似PC、手机、PDA等终端设备接入到信息系统的界面和接口主要设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