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珍藏版 7VCD)|报价¥31.00|图书,工业技术,机械、仪表工业,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液压传动,液压元件,液压控制阀,方向控制阀,王滨
品牌:王滨
编辑推荐
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本片收录《白毛女》、《走出硝烟的女神》、《秋收起义》、《大西南凯歌》四部中国电影经典名片,分别描写了1927年至新中国成立后,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党和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下,坚强不屈,巧施妙计,和敌人周旋斗争到底,以及几个人物的光辉形象,故事情节感人,表演真实,是流传久远的传奇故事!
《白毛女》是中国人民熟悉的故事。叙述农村少女喜儿遭受地主迫害,潜身深山,头发变白,直到这一地区解放才回归故里,斗倒地主,得到翻身,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
《走出硝烟的女神》影片避开对战争大场面的正面渲染,以独特的视角从侧面着力描绘战争中人的精神世界和对生命的礼赞。气势磅礴,场面悲壮……婴儿在炮火中诞生、生命在硝烟中永恒,这是一首献给母亲的壮美诗篇,是一首动人心魄的生命交响乐,是一曲感人肺腑的献给母亲的歌。
《秋收起义》是紧接南昌起义以后,我党领导的一次伟大的工农武装暴动,是我党革命历史上一重大转折,为中国革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影片以宏大场面还原历史的真实,以细腻的手法刻画了毛泽东、卢德铭、余洒度、伍中豪等历史人物,以血与火的战斗场面再现当年攻打城市屡屡失败和上井冈山开创革命根据地的历史。
内容简介
配音: 国语
字幕: 无字幕
详细内容: 01 白毛女 深圳音像公司 ISRC:CN-F29-01-0030-0/V.J9 黑白
“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传说加革命的经典传奇!
影片1951年荣获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1957年荣获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影片根据延安鲁迅文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的同名歌剧改编。歌剧的题材来源,是1938年开始流传于晋察冀边区的“白毛仙姑”的民间传奇故事。影片采用了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结构方法,打破舞台剧的时空局限,以喜儿的命运为中心主线纽结人物关系,展开悲欢离合、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影片在出色地运用了电影独特的表现手段的同时,大量使用了原歌剧中优美动人的民歌插曲。其中的《北风吹》唱段在中国是家喻户晓,至今仍然传唱不衰。扮演喜儿的田华则因为《白毛女》的巨大成功迅速成为新中国电影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02 走出硝烟的女神 白天鹅音像出版社 ISRC:CN-F23-00-0018-0/V.J9 彩色
以人民解放战争西北战场为背景,描写第一野战军为顺利开展战役和保护部队家属,将50名孕妇和一个警卫班组成一支特别的队伍——孕妇队伍转移到后方去,孕妇队在队长、未婚姑娘陈大蔓的带领下,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历经重重艰难险阻,终于走出战争的哨烟。50名孕妇为新中国奉献出50个新出生的同龄儿,而警卫班战士全部壮烈牺牲。作品将新中国的诞生与婴儿的出生交织一起,将亲情、母爱与同志情、祖国情结合在一起,感情真挚,故事情节激动人心。
03 秋收起义 潇湘电影制片厂音像出版社 ISRC:CN-F09-01-0007-0/V.J9 彩色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一片白色恐怖弥漫在华夏大地上空。中国共产党于8月7日召开了紧急会议,委派毛泽东前往湖南组织秋收武装暴动。毛泽东决定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将暴动时间定为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和潘心源、陈志安走到张家坊,却被阎仲甫所设的哨卡拦住。几个团丁押着三人走在山路上,毛泽东巧施妙计得以脱身,三人来到铜鼓镇工农革命军第三团集结地。秋收起义终于打响了。工农革命军一路攻下多处要害后遭到敌人包围,因敌强我弱,部队损失惨重。毛泽东仔细思考局势,在会上指出敌我双方实力悬殊,我方应先站稳脚跟,保存实力。随后,毛泽东带领部队前往敌人统治力量最为薄弱的罗霄山脉,建立苏维埃政权。部队终于冲破敌人的围剿,毛泽东在几百名战士的簇拥下明确了拉着队伍上井冈的部署,坚定地表示必将打倒蒋介石。
04 大西南凯歌 深圳音像公司 ISRC:CN-F29-2001-0021-0/V.J9 黑白
影片纪录了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以无可阻挡之势进军大西南解放我西南边疆的实况
产品参数
·格式:套装
·区域:6
·条码:6925707893240
·ISRC:CNF290100300
·出版社:深圳音像公司/白天鹅音像出版社/潇湘电影制片厂音像出版社
·包装:普通包装
·介质:Audio-Video
·集 卷 册 课:4部
点此购买报价¥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