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探针显微术应用进展|报价¥36.00|图书,科学与自然,化学,分析化学,朱传凤
品牌:朱传凤
基本信息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229 页码
·出版日:2007年
·ISBN:9787122003928
·条码:9787122003928
·版次:2007年7月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集大量的科学数据和国际前沿水平的研究结果于一体,融入了作者十余年的科研积累和经验,详细介绍了适合扫描探针显微术的许多专利性质的方法和关键技术等内容。从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的原理、操作使用及相关功能应用,到主要配件扫描器的校正;从样品制备、参数的选择、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到相关材料的新结构、新性能的认知、最终结果的确定以及实验技巧等,均做了详细介绍。
本书适用于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相关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参考,同时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媒体推荐
前言
1986年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问世,使人们长期以来梦想直接观察到单个原子的愿望变成现实。原子力显微镜(AFM)及相关功能将功能新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也引起了各学科领域科学家的关注,现已成为用于功能材料表面、界面表征与其相关性能研究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由于纳米结构的形态和尺寸直接影响着其本体材料的各种性质,因此,在纳米科技中,纳米检测和表征是功用性很强且具代表性的研究领域,成为纳米科技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人们对固体材料本质结构与性能认识的不断深化,推动了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表现出一系列优异性能,可为下一代能源、信息和国防等高技术工业领域的发展提供新型特种材料,并将为这些领域新兴产业的崛起开创新的机遇。
十几年来,作者应用AFM和STM,并结合分子力学计算方法等,对数十种功能材料在分子级、纳米级水平上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以三维角度作为主要视角,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从多方面探讨了微观结构中形态与组分、性能的关系。同时也从多角度探讨了与获得高分辨率结果有关的问题(如制备样品的方法、条件等纳米技术);应用扫描探针显微镜(SPM)技术与其相关功能(力曲线方法、相位成像和磁力显微镜等),并结合分子力学计算方法,探讨了功能新材料的表/界面的微/纳米结构、组分与性能的关系和相关功能有机分子的识别研究。在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单个细胞(动/植物)的微区结构、单分子药物与细胞特异结合以及细胞与可降解医用高分子薄膜的相容性等方面做了探索性研究。最近做了初步总结和整理,把主要结果奉献给大家。希望能够为从事化学、物理、生命科学及材料科学,尤其是纳米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有用的信息,也希望能够引起相关交叉学科的朋友们的兴趣。 书中内容以SPM及相关功能为主线,所获得的相关材料的研究结果镶嵌在这条主线上,形成了精彩的人工微观彩色世界。
书中内容共有18章:第1章论述了SPM系统的基本原理;第2章论述了应用自制的国内第一台STM获得的不同对应阴离子掺杂态聚苯胺薄膜的分子级分辨率的研究结果;第3~8章以SPM系统的接触式AFM、力曲线方法、摩擦力显微镜、轻敲式AFM、相位成像模式和磁力显微镜六项功能为主线,分别论述了不同功能新材料的研究结果;第9章介绍SPM的几种功能相结合,从多角度研究功能高分子新材料的研究结果;第10章介绍单个生命体细胞的形态及其本身存在的纳米结构;第11章的内容包含冬小麦细胞胞体内外微纳米结构的探讨和质膜中蛋白质组分与蛋白酶K的特异结合及其动态过程研究;第12章是在纳米尺度上探讨了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的特异性药物的作用机制;第13章展示了SPM的相关功能结合分子力学的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有机分子的分子识别研究结果;第14章探讨了纳米器件的集成及其形成机理,展示了器件中的纳米级的界面信息;第15章介绍了表征不同功能新材料的单条纳米线的结构特征;第16章包括单个纳米粒子(有机/无机)的形态、纳米粉体的单分散技术及纳米粒子的测量和统计方法;第17章介绍应用NanoⅢa SPM DI3000在微纳米尺度范围研究含铁酞菁功能材料的微区结构及其弱磁性信息;第18章介绍了扫描器的校正方法,这是获得可靠数据的保证。书中内容是作者十几年的主要研究经验的积累和重要研究结果的集合,衷心希望读者有所获益。
借此机会,感谢家人长时间的理解和支持;感谢白春礼院士多年来给予的支持;感谢万立骏等同事的帮助。书中参考了大量文献,在此对文献的原作者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对本书责任编辑的辛勤工作,及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并表示感谢。由于学识和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朱传凤
2007年2月
编辑推荐
本书集大量的科学数据和国际前沿水平的研究结果于一体,融入了作者十余年的科研积累和经验,详细介绍了适合扫描探针显微术的许多专利性质的方法和关键技术等内容。从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的原理、操作使用及相关功能应用,到主要配件扫描器的校正;从样品制备、参数的选择、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到相关材料的新结构、新性能的认知、最终结果的确定以及实验技巧等,均做了详细介绍。
本书适用于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相关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参考,同时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SPM系统的基本原理1
11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1
12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原理2
121接触式模式3
122力曲线方法4
123摩擦力显微镜4
……[看更多目录]
点此购买报价¥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