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网络狂人朱抢抢”的生活
【核心提示】
由于抢注“5·12大地震”网络域名并叫价百万元义拍,被全国近百家媒体、网站报道,被网友冠以“朱抢抢”之名,他就是仙桃人朱光兵。
朱光兵自诩为“中国第一网络狂人”,声称“为网络而生,也准备为网络而死”;他经常使用的QQ号有10多个;他找工作对公司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可以上网”,为此他5年换了10家公司;他曾创下连续28天靠吃方便面、饼干,喝矿泉水上网的纪录……
2008年8月13日,他放弃月薪7000元的工作,离开江苏回到仙桃,创办“5·12公益网站”。他到底是不是一个“怪人”?他为何选择以如此张扬的方式出现?为何走上这条饱受非议之路?他的人生经历、生活环境又是怎样的?近日,本报记者带着种种疑问,走进这位“网络狂人”的生活。
为洗“罪名”辞职办网站
8月13日早上6点,朱光兵辞去了月薪7000元的工作,带着妻子、儿子,背着大包小包走出自连云港抵达汉口的列车。为创办“5·12汶川地震公益网站”,他将回仙桃老家。
月薪7000元,对这个35岁的农家子弟而言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更何况他要养家糊口。
是炒作?还是另有隐情?朱光兵的回答是:“我不想被人称为‘朱抢抢’。”自6月5日抢注“5·12”系列域名,并宣称要公开拍卖为灾区农村建小学之后,他就陷入了质疑的漩涡中。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朱光兵在江苏淮安一家服装公司任部门主管。6月5日,他在天涯、搜狐、新浪等各大论坛上发帖称:“我已在第一时间抢注了‘http://www.wc512.com.cn'等10多个‘5·12’网址域名。”他宣称要将这些域名至少以100万元的价格出售。
此帖一出,“朱光兵想发国难财!”、“这个人就是为了出名!”……网上的骂声和质疑声此起彼伏。湖南一家媒体在报道中称之为“朱抢抢”。
朱光兵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曾申请到一线支援灾区,但被单位拒绝。遗憾之余,他想到利用网络来为灾区做点事情。春晚小品《策划》中提及的“白云飘飘”域名被一名大学生抢注并成功拍卖的事情启发了他。于是他抢注了“5·12汶川大地震”等系列域名。
“卖楼”表支援灾区决心
拍卖域名毫无进展,但骚扰电话却接了不少。6月12日,朱光兵给陷入“捐款门”事件的王石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请求对方购买“5·12”系列域名。几天后,万科集团回复:“万科决定不购买‘5·12’域名为灾区建小学。相信您的善举会找到更加适合的企业和个人!”
这件事让朱光兵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网友的指责升级了,不仅骂他发国难财,而且还骂他不仗义。朱光兵急了,尽管他一再申辩,但没有人相信他支援灾区的决心。“如果9月1日前还不能拍卖出这些域名,我将卖掉老家的楼房。”仙桃老家那栋三层楼房价值10多万元,是他多年在外打工攒钱建起来的。变卖房子为灾区建希望小学遭到妻子坚决反对。
正在朱光兵快绝望时,他所在公司的一位日本客户听说了这件事,主动与他取得联系。“他为我的精神所感动,表示在不要域名的情况下,无偿出资近20万捐献给灾区”。
抢注域名的风波逐渐平息,但他觉得办公益网站的愿望日渐强烈。他决定辞职回仙桃办最大最好的地震公益网站。在众多合作者中,他最终选择与仙桃一家公司合作。
从镇干部“变身”打工仔
“要理解我的这些行为,必须先了解我的人生经历。”8月13日,身高约1米8的朱光兵坐在记者面前,再三强调他不是“怪人”。朱光兵是仙桃农家子弟,高中没念完就参军,这一晃就是8年。2000年,他以士官头衔退伍回到仙桃一个镇上任宣传干事。
“受父亲的影响,我性格很耿直,遇到不平的事情非要较劲儿不可。”他说,因为这样的性格他很快失去了第一份工作。作为宣传干事,他写了一篇300字的稿子,披露了当地收费站存在的问题,稿子刊登在《湖北日报》读者来信栏目。遭到非议后,他自觉在镇上是难以呆下去了,索性辞职赴广东打工。这第一份工作,他干了不到3个月。
保安、行政主管、人事部经理……他在广东辗转于各个公司打工。每到一地,必做的事就是做义工并组织义工队伍。
“我从事义工达17年,并在中山、番禺、淮安组建了三支义工队伍。”见记者不信,他掏出了当地民政部门颁发的证书。另外,他通过努力学习,边工作边自考了大专文凭。业余时间,他还到处拜师学习写作,发表了上百万字的作品。
“他就是一个堂吉诃德,明知无法改变现状但依然热情不减。”一位熟悉他的朋友这样说。
网上发文让他丢掉饭碗
作为一名打工仔,为何频频在网上露面?朱光兵说,网络让他丢掉饭碗,也让他看到了力量。
2007年“五一”期间,时任广州番禺某集团高级行政主任的朱光兵丢了饭碗。公司的理由是:劳动合同到期而终止合同,而朱光兵认为,其实真正原因是他的“不安分”:因为他私底下组织工友联合签名要求成立工会。“因为我提前将这些内容写进了个人博客。”
随后,《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工人日报》等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此事。此事还引起广州市总工会、番禺区委区政府、区总工会的重视,并立即组成调查小组调查、调解。但该集团坚决表示:与朱光兵的劳动合同是合法的,并非因为其要求组建工会。
抗争了近20天后,朱光兵于2007年5月25日和该集团达成协议:双方终止劳动合同,企业支付给他一定的生活补助。维权的20多天里,朱光兵第一次认识到网络的威力:很多网友发帖声援他;还有网友自发组织起来,前往他静坐抗议的地方支持他的维权行为……
自此,他“无可救药”地迷上了网络。
从打工仔到“网络狂人”
“我是中国第一网络狂人,如果有谁发现上网比我更狂的,我赏他一万元!”这是朱光兵在网上发的悬赏令。百度一下“朱抢抢”,有3720条记录;百度一下“朱光兵”,有1.29万条记录。但这还不足以说明他是“网络狂人”。
他经常使用的QQ号有10多个,注册了但未使用的QQ号就更多;他找工作对公司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可以上网”,为了可以上网他5年换了10家公司;他曾创下连续28天靠吃方便面、饼干,喝矿泉水上网的纪录;5年内,他注册的用户名超过1500个。
未经证实的是他曾与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泰国前总理他信在网上视频聊过天。
记者了解到,因为网络,朱光兵与“范跑跑”取得联系并成为朋友。他始终认为范美忠的行为无可厚非,范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他“朱抢抢”的“美誉”也是如此。
因此,除了办地震公益网站,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创建中国网友联盟,促进网友言行自律,避免“网络暴力”。为获得更大的知名度和威信,“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我,只能通过这些极端的表现来确立网络狂人的地位!”他这么解释。
据他透露,目前已有很多网友支持他创建中国网友联盟,并草拟了章程。作为要求网友自律的第一步,奥运期间,这位“网络第一狂人”提出了一个“网八条”:
“北京奥运会期间,作为一个铁杆网友和奥运迷,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在这里郑重向全国网民发出倡议:一,爱国上网:网上不汉奸,不卖国贬国;二、文明上网:网上不骂人,不恶意灌水……”
◇对话
“了解我,你就会理解我”
8月13日,朱光兵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长江商报:辞职后办公益网站,收入从哪里来?
朱光兵:以前我每个月稿费收入一般有2000元左右,回到仙桃后,即使每个月稿费只有1000多元,但养家糊口还是足够了。
长江商报:公益网站是如何规划的?
朱光兵:“5·12地震公益网站”初步计划将开设一些栏目,及时呈现四川等地震受灾省市灾后重建情况,哀悼死难者等。这个网站是纯公益性的,不收取任何费用。
长江商报:你妻子支持你吗?
朱光兵:她曾因我痴迷网络要跟我离婚。后来在我的带动下,她也学会了上网。这次辞职,她不同意。但我相信她最终会理解我的。
长江商报:频繁上网没有影响你的工作吗?
朱光兵:当然不会影响工作。我利用业余时间,比如中午休息时间、晚上上网。
长江商报:公益网站建成之后还有什么计划?
朱光兵:每年我可能会出去继续打工,但会改变工作岗位,想去网站做编辑或策划。下一步,我想创建全国网友联盟,并呼吁网友自律。
长江商报:有人质疑你热衷于出名是为了谋取利益?
朱光兵:网上什么话都有,事实会证明一切的。
长江商报:你如何看待“怪人”、“狂人”、“朱抢抢”等称号?
朱光兵:我一点也不怪,了解我的人,都会理解我的。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希望通过网络的影响力来实现我的目标:创建地震公益网站和全国网友联盟。
他就是一个堂吉诃德,明知无法改变现状但依然热情不减。
——一名熟悉他的朋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