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第五辑)--德勒兹机器|报价¥29.70|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管理、规划,汪民安
品牌:汪民安
基本信息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402 页码
·出版日:2008年
·ISBN:9787563370245
·条码:9787563370245
·版次: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32
·中文:中文
内容简介
对于“生产”(producing)的关注,源自马克思主义传统,正是在生产环节,马克思发现了资本增殖的秘密。马克思之后,“生产”获得更丰富的内涵:文化领域是知识生产,精神领域是欲望生产,政治领域是权力生产,社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生产机器——而所谓“消费社会”不过是它的一个反讽性注释。“生产”,成为诊断当代社会的关键词。
另一方面,“生产”这个词对于今日中国人而言似乎别具意味:我们曾经身隐“生产”之笼,如今,我们期待这个迷失在历史深处的词语重新获得活力。当然,词语自有其命运,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邀请。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生产”的内在语义,就是生成、流变、活力,它符合当代知识分子的气质;永不停息地思考和批判。正是这个意义上,“生产”是批判和思想的基本特征。
作者简介
汪民安,男,1969年生。文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批评理论、文化研究、现代艺术和文学。主要著作:《罗兰?巴特》(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福柯的界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编辑推荐
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形象。思想,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思考,而是一种主动的发明和创造。思想最终应该是某种进取的、能动的和肯定的东西。这个20世纪最伟大的尼采主义者,这个终其一生都在思考什么是思想、什么是哲学的哲学家,相信哲学的作用“在于使人悲哀”,它的唯一用途在于“暴露思想的一切卑贱形式”,在于减少愚昧,并使愚昧成为耻辱。我们尚未了解这种新的思想形象,尚未了解“德勒兹世纪”,也就是说,我们尚未思考德勒兹。
目录
专题:德勒兹机器
上篇:德勒兹文选
思想的形象
精神分析学与欲望
什么是生成?
资本主义的再现
游牧艺术:空间
下篇:关于德勒兹的评论
哲学剧场:论德勒兹
绝对的内在性
《存在的喧嚣》(节选)
哲学见习期
德勒兹的几个主题
评论
论尼采的“永恒轮回”
艺术
物质性与空间
文献
意义与方向感
……[看更多目录]
点此购买报价¥2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