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P新选择直接连到互联网的IP电话机
现在人们已经不再怀疑VoIP的未来,语音比较经历由电路交换方式向分组交换方式的转变。最终用户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享受着VoIP带给他们的廉价和便捷,他们可以使用传统电话,他们可以使用PC上的软IP电话,最近,他们又多了一个选择,那就是物理IP电话终端,一种可以直接连到互联网上的IP电话机。
高低端共舞
目前的IP电话机市场相对交换机或者路由器市场来说尚显年轻,涉足这个市场的厂商数量也相对较少。IP电话解决方案提供商苏迪思公司认为,目前国内市场上的IP电话机厂商可以分为低端和高端两大类。低端厂商的产品主旨是节省通话费用,并在话机上实现传统话机所具备的一些简单的增值功能,比如主叫显示、呼叫等待、呼叫转移、多方会谈等。低端产品的市场定位主要是运营商或者虚拟运营商批量采购。某厂商的一名销售工程师在接受采访时就明确表示,其公司的定位就是软交换厂商的终端提供商。
高端厂商产品的作用就不只是节省话费那么简单,它们更重要的使命是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高端厂商在生产IP电话机的同时往往也生产VoIP局端设备,这些局端设备在各个厂商的叫法也各不相同,有叫网关的、有叫IP PBX的、有叫软交换的等等不一而足。总之,这些设备相对于IP电话终端,都可以统称为局端设备。高端厂商的IP电话机产品可以通过和厂商自己生产的局端设备配合,向用户提供很多增值应用。高端产品价格相对较高,主要面向企业行业用户,而且往往都是连同厂商的局端设备捆绑销售。高端厂商的代表是思科、Avaya等。思科的7960G产品可以通过其局端设备CallManager访问后台数据库服务器或者目录服务器上的数据,并将这些信息显示在7960G的液晶显示屏上。
IAD只是一种过渡方式
VoIP虽然大潮彭湃,但却并不等于IP电话机波涛汹涌,原因是VoIP的实现方式众多,IP电话机只是这众多实现方式中的一个子集。IP电话机的一个竞争对手是计算机,一台连入互联网的计算机配上耳机和麦克风,即可通过特定的软件实现IP电话的功能,这种方式被称作软IP电话,是最早的IP电话实现方式。目前,MSN、QQ等即时通信工具也引入了语音聊天功能,广大互联网用户正通过这种方式使用VoIP。IP电话机的另一个对手是传统电话+IAD,IAD负责将传统电话出来的PCM码流转换为IP数据包。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用户端不用做什么改动,很好地保留了用户原先的使用习惯。国内一些运营商正在向企业用户推广这种方式。
尽管这两种方式分流了大量的IP电话机市场,但IP电话机毕竟是最彻底的VoIP方式,与它相比,那两种方式有其天生的弱点。软IP电话必须依附于计算机,想使用软IP电话,用户必须先有计算机,对那些没有计算机的用户来说,如果只是为了使用VoIP而去买计算机,这太不合算了。此外,软IP电话的使用方式毕竟与传统电话有很大不同,让用户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使用电话都要面对计算机屏幕、使用键盘鼠标,有些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关于传统电话+IAD方式,汉王科技智能电话部的技术总监李晓坤一语道破:IAD只是一种过渡方式。首先,IAD是一些设备商为了应对市场需求而推出的语音网关简化版本,但由于技术原因,其成本又居高不下,每端口成本并不亚于一台普通的IP电话机。其次,如果用户使用传统电话+IAD,那么他将限于传统电话机的简单接口,从而无法享受VoIP能够带给用户的其它许多增值应用。
叫它电话还合适么
传统上认为,VoIP的主要优点是节省通话成本,IP电话机自然继承了这一优点。除了这个天赋之外,IP电话机还有其它优势。比如,以太网接入方式保证了电话终端的号码可移动性;统一用户组网方式,扩容性好。而且随着VoIP的发展,关于VoIP的生命力,业界几乎达成一致的观点,那就是:VoIP的终极驱动力在于它的增值应用。清华华环的阮方就说,IP电话机的未来应该是朝着PDA的方向发展。当前市场上的大多数中高端IP电话机都支持VoiceMail,这项在美国企业早已使用很久的类似电话录音的功能在IP电话机上很容易实现。汉王科技正在力图将图像模式识别与视频传输集成进其IP电话机产品中,据悉,这种产品在智能交通行业将有很大市场。
思科的销售工程师们就曾经在不同场合表示,思科的VoIP解决方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用户提高工作效率。思科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它的IP电话机可以通过XML与后台通信,这时的IP电话机更像一个前台终端。思科的办公环境也已经部署了这些IP电话产品,笔者曾经在思科的办公室里体会了一下。通过输入姓名,电话机上就会从后台目录服务器中调出思科公司的某位员工的电话号码,然后直接拨号。思科的工程师们也向我们描绘了IP电话机与公司ERP或者CRM系统连接的美好远景。到那时,公司销售或市场人员只要人手一部IP电话机就足够了。
如果IP电话机真的发展到那种程度,那它还是电话么?它其实更像个电脑终端,像个PDA,像个笔记本,唯独不像电话。关于这点,李晓坤明确提出,IP电话机这个命名本身就不是特别贴切,它让人们在思考IP电话机的发展前途时无法跳出传统电话机的框框。在面对一个新事物时,人们总是喜欢拿它和一个已经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这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但有时,这种方式却限制了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IP电话机目前就处于这种状态,它不应只是传统电话的改良,而应是一个独立的、革命性的产品。只要思想解放了,IP电话机的前途会豁然开朗。
初级阶段问题难免
当然,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IP电话机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这里有外界环境的原因,也有IP电话机自身的原因。头等问题是国家的政策监管滞后。不少厂商表示,目前IP电话机的测试尚无国家标准,也没有入网许可,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厂商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另外,国内企业的Intranet建设不完善,也制约了IP电话机的市场。据悉,在美国,已经有超过50%的企业使用IP电话机。实践表明,IP电话机在技术上已经达到实用。从成本角度,企业单纯部署一套VoIP系统的花费与部署一套PBX系统是一样的,而且维护成本要远远低于传统PBX系统。思科认为,目前国内的企业级VoIP市场之所以不太理想,主要是因为企业自身的网络建设不完善,如果企业用户想上VoIP,可能它首先需要一笔投资去建设或者升级自己的内部网络,这个成本是用户难以承受的。
IP电话机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尽管VoIP有H.323和SIP标准,但不同厂商的IP电话机与局端设备的互通还并不能做到像现在的传统电话一样。其次,增值应用在IP电话机与局端设备之间的互通更是连标准都没有,用户买了思科的IP电话机,如果想使用其丰富的增值应用,那他必须购买思科的局端设备。
因为以太网本身的局限,IP电话机无法像传统电话那样通过电话线即可完成供电。因此,目前的IP电话机大都需要外接一个独立电源。不过,这个问题有望在近期内得到解决,关于以太网供电的标准已经出台,而且得到了大多数主流厂商的支持。
此外,IP电话机还存在配置麻烦的问题。当用户第一次拿到一款IP电话机时,至少要配置电话的IP地址,配置话机所使用信令协议的一些参数,以及配置话机的号码和语音编解码方式。这种种的配置操作不仅繁琐,而且对于那些没有什么网络经验的用户来说,可能是不可完成的任务。另外,繁琐的配置也增加了IP电话机故障维护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