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三大信息产业协会访华推销技术路线图
1月20日,3G标准之一的TD-SCDMA正式被信产部确认为国家标准;此前一天,基于音频、视频解码的AVS标准也被信产部批准为国家标准;之前1月中旬的国家科技大会上,WAPI产业联盟也秘密成立。
“靠以往单纯的市场换技术行不通,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这才是国家十一五规划‘自主创新’的核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一官员对记者表示。
跨国巨头们似乎也看到了中国政府的决心。1月19日,美国信息产业机构(USITO)、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和美国通信工业协会(TIA)高层一齐来华。
记者采访了美国信息产业机构总裁兼首席代表谢国睿(Greg Shea)、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总裁乔治?斯卡利思(George M Scalise)以及美国通信工业协会政府关系与全球政策副总裁Jason Leuck。
“国际技术路线图”方案
《21世纪》:此行你们齐聚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斯卡利思:希望促进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我们有个很重要的文件,叫国际技术路线图,这是我们半导体行业,包括学者以及国家实验室里400多位工程师、科学家们通过15年的努力得出的结果,为的是解决半导体行业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们希望中国能够与我们建立起贸易伙伴关系,成为世界半导体行业委员会成员,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中国自主创新。
《21世纪》:在帮助中国经济发展和自主创新上,你们有何具体计划?
Jason Leuck:比如我们会支持2006年12月在香港举行的世界电信联盟的展会,到时美国展厅会有50家美国公司,展会区域将达3500平方米。美国信息产业机构可能会在香港开新的办事处,我们6月份会在芝加哥举办ITU(国际电联)的活动。
中国在ITU政策制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派出越来越多的代表团到美国就信息产业方面与我们展开对话。在技术标准方面,我们正在和中国的技术标准协会合作,比如无线电话3G方面的标准等。
电信业是拥有全球市场的行业,必然需要全球性的合作。我听说这两天中美双方正在对电信行业进行双边对话,信息的交换非常关键。
TD必须与市场挂勾
《21世纪》:为什么中国的创新不能变成一个标准,或者一个核心,而美国可以?
Jason Leuck:美国通信工业协会就是制定标准的行业协会,我们与欧洲和中国的标准委员会都有很强的联系,像与中国的CCSA(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国际标准必须是开放的、包容性的标准,这样才能让世界上所有的科技工作者的成果纳入到我们的标准中间来。
不管是中国的CCSA,还是韩国、欧洲的标准,他们的技术必须要满足市场的需求,才会有意义。我们的技术标准必须得到商业的推动,才能形成核心和国际标准,否则这样的标准毫无意义。所以,各个行业和各个政府之间需要合作,来制定出全球性商业技术的标准。
《21世纪》:目前中国政府正在信息产业里树立自己的标准,如TD-SCDMA、WAPI等,你们对此怎么看?
Jason Leuck:建立标准是政府和行业之间进行合作的很好机会,但一是要信息分享,另外要进行合作。
谢国睿:标准一定要和知识产权挂勾,不同的利益集团在市场上的竞争中,当然是知识产权的拥有者才会拥有整个市场,也会出现控制市场的情况,因此要有非常强的机制来进行约束。
创新需要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互动,而关键在于知识产权。如何创造知识产权,如何去保持这样的知识创新,同时在把知识产权传播出去时,如何平衡公众和发明者之间的关系都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就谈不上什么创新了。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机制去创造、保护和公平对待知识产权,中国很难成为创新大国。
《21世纪》:根据上面提到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目前半导体技术要攻克的技术节点、技术创新是什么?
斯卡利思:每隔两年我们就有新的路线图出来,每年我们都要对它进行更新。2005年12月我们公布的路线图有两个重点:分别是设计和测试。现在半导体的尺寸越来越小,尺寸变小以后,它的材料和反应会有所不同,因此使得我们的设计会变得更加复杂,而且成本会比较高。
另外,因为变得越来越小,要保持原来同样的结构会越来越难,我们在找新的方法,使产品能保证同样的功能,同时又能够找出新的物理结构。
《21世纪》:中国半导体企业应该在哪些方面开展创新?在半导体方面你们跟中国相关的机构和公司有什么合作计划?
斯卡利思:中国的企业如果能够加入国际半导体委员会中间来,会了解到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要素,我们会进行密切的合作,中国也可以参与到我们路线图设计的过程中间来。
另外,我们还通过美国的大学在做一些基础性研究,中国的大学也可以帮助中国来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这样的话大学和产业就结合起来了。
在合作计划方面,目前我们的协会还没有中国大陆的公司。
保护知识产权优于反垄断
《21世纪》:美国怎样处理知识产权过度集中而造成的垄断问题呢?例如美国高通公司在CDMA技术方面的垄断?
Jason Leuck:在美国,包括国际组织,对标准开发都有一个程序,我们在这个程序中间要控制一些拥有众多知识产权的企业占有市场的能力。
实际上,市场上知识产权有一个底线,运营者总是希望拥有最好的技术,而这些技术中含有的很多知识产权可能被为数不多的几个公司拥有。如果他们对技术定价过高,竞争对手会共同联合起来,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抵制他的垄断,这也就是市场的竞争。
另外,还可以通过法律机制解决,比如美国的一些公司发现有垄断现象,就可以进行申诉。
但是,我们协会的公司包括标准制定委员会的同事,他们会对知识产权进行强有力的保护,这对创新是非常好的激励。可能在具体案例细节上会持不同意见,但是从整个行业来讲,我们认为比较强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必要的。
谢国睿:我们需要制衡,必须要有一些法律,比如说《商法》、《竞争法》和《反垄断法》,这样才能保证公平的竞争。我相信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研发、技术发明,以及法律和商业的机制要建立,产学研要结合起来,中国一定会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成功,但要避免一些导致知识产权保护失败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