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名儒朱九江/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岭南文化知识书系)|报价¥9.50|图书,传记,文学界,综合,朱杰民
品牌:朱杰民
基本信息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页码:95 页码
·出版日:2005年
·ISBN:7218051340
·条码:978721805134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丛书名:岭南文化知识书系
内容简介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岭南文化丰富内涵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虽已有《岭南文库》作为成果的载体,但《岭南文库》定位在学术层面,不负有普及职能,且由于编辑方针和体例所限,不能涵盖一些具体而微的岭南文化现象。要将广东建设成为广东大省,必须首先让广大群众对本土文化的内涵有所认识,因此有必要出版一套普及读物来承担这一任务。出版《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的初衷盖出于此。因此《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可视作《岭南文库》的补充和延伸。
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力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丛书。
编辑推荐
朱次琦,才华横溢,被誉为“岭南儒宗”。他因看不惯清朝官场的腐败,弃官归故里九江,设坛讲学二十余年,被人尊称为“九江先生”。他提倡经世致用学风,发扬我国古代学术的优良传统,并对此进行总结和改造,从而寻求新的出路,反对脱离实际。本书为“岭南文化知识书系”之一,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讲解了岭南名儒朱九江的传奇人生。
目录
一、地灵人杰忠义世家
二、少年聪敏诗惊总督
三、名师高徒德才兼备
四、进士登科山西勤政
五、归田讲学礼山草堂
六、“四行五学”经世致用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朱九江从小就表现出聪敏好学的品性,这和父母重视对他的早期智力开
发有关。大约一周岁的时候,朱九江开始学说话,母亲张氏就把他抱坐在膝
上,教他诵读唐诗、宋词,而代替普通儿歌。三岁时,朱九江已能背诵很多
诗句。四岁时,母亲张氏试探朱九江将来的志向,问他长大以后想要有很多
钱还是想做大官,朱九江对这两种选择都表示否定,说让世人都爱他才是他
的愿望。
朱九江五岁开始人私塾读书,启蒙老师是堂叔朱懿修先生。朱九江天资
聪慧,文思敏捷,甚得先生喜爱。六岁那年夏天,一班族中士绅长者来馆视
察,族伯朱云中是老举人,看到馆中众小子活泼可爱,就想考考他们的对仗
功夫,他出一上联:“老子龙种”(因朱姓在明朝时是国姓,自誉龙种)。这
是难度颇大的对仗,想不到年幼的朱九江从容以:“大人虎变”作对。十分
工整,听者无不感到惊异。
是年深冬,朱九江从私塾放学回来,夜晚风雨交加,十分寒冷,张朱氏
俟九江兄弟们上床后,在火炉旁帮他们烘干湿衣。朱九江突然若有所思地说
:“这样冷的天气,穷人如果没有棉被,怎么过呢?”如此话语出自年龄幼
小的朱九江口中,可见他自小就富于同情心。成人以后的朱九江经常对人说
,天下万民都把命运寄于有才能的人,如果能者不为民,只知自私自利,那
就不但辜负了百姓,而且也无异于“吞产弃亲,伤其父母”,有违“天心”
。只有“吉凶与民同患”,才能“圣者出之安,贤者体之勉,当官举其事,
下士尽其心”,顺乎“民意”。因此,朱九江一生多为他人着想,为人民着
想,不计较个人得失。
朱九江七岁时开始学写诗,几年后,诗艺大进,十三岁时在乡间即有神
童之誉,在广州学海堂任学长的同乡曾钊也闻其名而心仪之。
P15-16
点此购买报价¥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