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周颖南通信集(精)/周颖南文库|报价¥48.60|图书,传记,文学界,中国,综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品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基本信息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83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303068767
·条码:978730306876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32开
编辑推荐
周颖南1929年生于福建仙游。1950年南渡印度尼西亚创业,1970年举家迁居新加坡。他是成功的海外华人企业家,目前他的公司已在新加坡,印尼雅加达,中国北京、成都等地投资创办20余家餐厅,年经营额3000余万美元,并于2001年3月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周颖南也是著名的海外华文作家、文艺理论家、鉴赏家,被誉为“南洋一枝笔”、儒商代表。发表文学作品200多万字,出版文集多部。
中国现代文学馆专门开辟了“周颖南文库”收藏其作品,他是获此殊荣的海外第一人。《周颖南文库》共15卷本,本书是其中之一《俞平伯周颖南通信集(精)》,收录了俞平伯周颖南两位先生来往书信302封,从中不仅可以了解二人之交谊,而且可以深悉他们的生活、思想与创作,既是珍贵的文学史料,也是又一部中新文化交流的实录。
目录
语可诲人,光可鉴物
——《俞平伯周颖南通信集》叙
俞平伯的《古槐书屋词》与《重圆花烛歌》(代序)
第一部分 一九七八年
第二部分 一九七九年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九六
颖南兄:
拙见鳞爪,梁君见赏为愧。其文笔清简,以写杂文当有可观者。承惠“
红”会文件,首尾完整,阅之有味。论文中似以余英时、潘重规为较好,未
知然否。“红学”索隐派祖蔡孑民,考证派宗胡适之(虽骂胡适,仍脱不了
胡的范围)。考证派虽煊赫,独霸文坛,其实一般社会,广大群众的趣味仍
离不开索隐,所谓双峰并峙,各有千秋也。于今似皆途穷矣。索隐,即白话
“猜谜”,猜来猜去,各猜各的,既不揭穿谜底,则终古无证明之日,只可
在茶馀酒后作谈助耳,海外此派似尚兴旺。考证切实,佳矣,却限于材料。
材料不足,则伪造之,补拟之。例如云曹雪芹像有二,近来知道皆非也。一
或姓俞,一或姓潘,而同字雪芹。殆梁所谓“走火入魔”者欤,拉杂书之,
以博一笑,不足为外人道也。
寄来新刊《书谱》收到,谢谢。内容充实,较上海之《书法》为佳。大
作与益知文均得再读。《大观帖》近归潘公,物得其所,更得流通海外,胜
事也。
七月三日附件收到。梁君两文备承赞誉。《词选》有精装本,备销海外
,或已上市。曾寄两书(各二册),一自寄,一托益老寄,知尚未收到,为念
。剪报中有一张(6月30日商报)磬斋文,小标题“霍克斯旧梦难再”,这一
段叙述,我全然不知,甚为不解。如说我坐在凉亭里,悠闲地读浮生六记给
学生听,即无其事。我只在早年标点《浮生六记》而已(此书将重印,人民
文学社出版)。讹传如此,虽无关系,亦可笑也。陈毓罴转述我的话是有的
,然恐不为大众所喜闻也。
前者兄托我请顾老写字,我只将纸送去,转述仰慕之意,未及其他。当
二十年代之初,顾和我讨论《红楼梦》,以后即未再谈。及至写来一看,即
此补拟之作,颇出意外。(吴曾邀我与顾老作证。)即转寄兄,而申明我表存
疑,以诗虽尚佳,而来历不明也。今吴周之争,周则勉强交代,吴则盛气凌
人,不知尚有后文否。我未参与,亦听之任之耳。
承嘱写字不难,而措词匪易。顾认为真笔,可以应人书;我知其拟作,
即无从再提。确证其伪,与顾书对照,显彰友人之失;含胡其词,愈增来者
之疑惑,即所谓“不必要的争论”也。以有此困难遂未能应属,务乞谅之为
幸。佳纸自可留作别用。
陕西西安将办一刊物日《诗华》,专登旧诗词、随笔等,此三十馀年所
未有。如果实现,可供海内外爱好文艺者之阅读,亦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4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