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日记|报价¥19.90|图书,小说,中国当代小说,综合,焦述
品牌:焦述
基本信息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页码:452 页码
·出版日:2003年
·ISBN:780623408X
·条码:9787806234082
·版次:2003年6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这是一幅百科全书的画卷,这展示了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土农工商的众生相。这是一条凝聚时步履的征程,它包含着人生的哲理,透视出命运的真谛。我行进在这方天地,不仅是用腿和臂,而且还用上浑身解数,去攻克一个又一个堡垒,跨越一道又一道险巇。我在深深的“矿井”里专心采掘,我在漫漫的“巷道”中默默赶路,我忘记了作家的身份,我早已在热闹的文坛艺苑销声匿迹。我全身心地做做着市长,学会了用理智感悟社会,也不自觉地用感悟理解人民。我由作家成为作家市长,又由作家市长历练为地道的市长。
《市长日记》是一部十分个性化的长篇小说。作品主人公是一位负责移民工作的市长,从他的独特视角观察感受生活,在开发与守恒、苦情与恋情、激情与爱情、文化与风俗、功利与道德等等存在于者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变化与延伸中,演绎出了精彩的故事和沉重的思考,为现实的中国和民族的历史留下了斑斓的画廊。
作者简介
焦述,笔名巩生、肖飒等。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曾任六年市长。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曾荣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等十多种奖项。
媒体推荐
书评
我喜爱绿色食物
它的味道是天然的、纯正的
它是沐浴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渐渐长大、成熟的
我企盼着天然纯正的精神食品……
——作者
编辑推荐
这是一幅百科全书的画卷,这展示了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土农工商的众生相。这是一条凝聚时步履的征程,它包含着人生的哲理,透视出命运的真谛。我行进在这方天地,不仅是用腿和臂,而且还用上浑身解数,去攻克一个又一个堡垒,跨越一道又一道险巇。我在深深的“矿井”里专心采掘,我在漫漫的“巷道”中默默赶路,我忘记了作家的身份,我早已在热闹的文坛艺苑销声匿迹。我全身心地做做着市长,学会了用理智感悟社会,也不自觉地用感悟理解人民。我由作家成为作家市长,又由作家市长历练为地道的市长。
《市长日记》是一部十分个性化的长篇小说。作品主人公是一位负责移民工作的市长,从他的独特视角观察感受生活,在开发与守恒、苦情与恋情、激情与爱情、文化与风俗、功利与道德等等存在于者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变化与延伸中,演绎出了精彩的故事和沉重的思考,为现实的中国和民族的历史留下了斑斓的画廊。
目录
我被为副市长候选人
缪书记、步市长印象
将军里边挑瘸子
选举爆出冷门
同事小巩副市长
老同学与当地的作家、画家登门造访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6月2日星期三
屋门咚咚咚地响着,硬是把刚进入梦境的我拉了出来。我翻身起床,看看表,是下午1时30分,就趿拉着拖鞋走出卧室开门,门刚开了一半就有4个农民鱼贯而入,他们自我介绍,是马王庄的支书、村长、会计,还有个很年轻的人,是村部秘书。我边提醒自己,俞阳,不能发火,这是基层,哪有那么多规矩,况且,政府的把门将军是个瘸老宗,他能把好门?
4个人坐在沙发上,村长和会计都掏出了各自的红塔山香烟,燃着大口地吸。支书自我解释,不吸烟,我就让茶。村长先说话,他们是代表全村1290口移民的意愿来的,他们坚决不要移民局为他们规划的宅基地……
马王庄的问题,我早有听闻,他们原是山疆乡一个山村,是金远市的第一期移民,他们那一批移民早都搬迁下来,在移民新村安居了。可是,马王庄还在闹着换宅基地。因为他们选的宅基地在一片低洼处,一下雨,积水一米来深,排不出去,把已盖成的200多套住房淹了,所以这马王庄人非要换宅基地。前几天我与移民干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就问建宅基地何以弄到那低洼处,农村人建房就是平地还要往上垫垫,那叫台基。当时,是移民局规划科的科长景远回答的,他说,原先规划的宅基是在一片略高的地方,都放好了线,要挖地基了,马王庄的人请个风水先生来看,风水先生说,那高处不聚气,也不聚财,与今后马王庄人升官发财都不利。那风水先生就引着马王庄人到距原先宅基地约800多米的这个低洼处,指着这地方说,这是福窝,好风水都聚在里边呢。当时我就说那低处要积水哩,遇上涝天房被淹了咋办?他们根本不听,我汇报给程局长,程局长也不同意换那地方,他们却偷偷地连明搭夜地挖成地基。后来,移民局的两个副局长和几个管安置的同志又去劝说,不让他们这么建房,他们不仅不听,正在干活的人掂起家伙愤愤地说,谁再阻挡在这福窝盖房。就跟谁拼,话说到这份上,谁还去找这麻烦?房子就这么盖成了。我问景远科长,农民为啥不信咱们干部,却信风水先生?景远说,咱移民局的干部是政府的人,压根移民对咱政府就不咋信任。景远说的压根两个字,使我想起了中国明代的移民,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的故事。当时政府当官的说,凡是不愿意移民的人家,都到大槐树下集合,愿意移民的人家在家不要出来,当然不愿迁移他乡的人家就纷纷聚集到了大槐树下。晋北人来了,晋南、晋东南人也来了。只3天时间,大槐树四周就集中了几万人,他们拖家带口,携幼扶老,从心底祈求当官的能成全他们不离故土的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