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不是认食不认主的
猫素有“认食不认主”的坏名声,其实这是不太正确的。要想使猫“认食又认主”,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象对待家庭中每个成员那样对待它,使它和人的关系变得更密切,以建立更深的感情,使它成为家庭的成员之一。因为猫是通人性的,它也有自尊心,所以就不要只是把它当作一个猫,而对它的行为漠不关心。
如果我们真是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发现:猫相当可爱,伴侣动物的称号是很贴切的。猫类似乎也明白,要洗清“认食不认主”的坏名声,自身的行为是十分重要的。于是近年来猫连续创造了很多奇迹,使得人类不得不改变对猫的偏见。
据报道,巴黎有户人家喂养了一只叫“布兰契”的小猫,它被主人的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看中了。于是“布兰契”的主人便忍痛割爱,将它送给了这位友人。这位友人将“布兰契”带回家后,待若“上宾”。然而,“布兰契”并不喜爱新居和新主人,不久,它离家出走了。经过4个月,8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它奇迹般地出现在旧主人的家门口。这深深触动了主人的惻隐之心,为猫对主人的眷恋之情而激动不已。
800公里的跋涉,对于与人相伴的小动物来说,足以令人惊叹。然而,纽约的一只猫打破了这个纪录:一个兽医从纽约迁居加利福尼亚时,忙乱中忘记了把猫带走。5个月后,这只猫竟也奇迹般地出现在兽医的新居门口,它毫不犹豫地进到屋里,蜷缩在它从前常常躺卧的沙发上,令主人吃惊。从纽约到加利福尼亚,直线距离也有近4000公里,面对这木可思议的壮举,面对这骨瘦如柴的小猫,主人心中是什么滋味,我们又作何感想呢?
事实上,人类给猫的关心和照顾,猫也同样以感激之情,以奇迹般的行为回报人类。
1985年3月1日,原联邦德国埃施韦格有一户人家,深夜突然客厅起火,而全家人都在卧室里沉睡。他们养的一只小猫看见大火燃起后,大叫着用爪猛抓卧室的门,全家人被叫闹声惊醒,一边救火,一边抱着猫跑出住宅,从而避免了伤亡。
在马来西亚的一个地区疟蚊横行,威胁着当地人的身体健康,人们用了许多高效杀虫药物来扑杀,疟蚊虽被杀灭,但由此也带来了自然生物链的一系列变化。首先蟑螂等昆虫也被杀死了,以这些昆虫为食物的壁虎没了食物来源,数量大为减少。特殊的是当地的许多猫除捕鼠食用外,也以壁虎为主食,因此,猫的数量也急剧减少,老鼠则因此而大量繁殖,造成鼠疫流行。世界卫生组织及时予以支援一一空投活猫,飞机载着大批活猫到达当地上空,猫乘着降落伞徐徐着陆。此景吸引了许多人围观,大家热烈欢迎远方的来“客”为民除害。
关于猫立殊功建伟业的报道还有很多,从这些猫的“丰功伟绩”中,我们是否也可得出猫并非“奸臣”的看法呢。